碾壓xìng優勢。
兩年,這絕對是一個不短的時間。
想一想,兩年!一個五億人口的國家,兩年能建設起什麼?如果像美國那樣,二戰前蕭條個四年再開始重新建設,失業率高達一半以上。多少美國人的勞動力被閒置?多少美國人被餓得瘦骨嶙峋?
不過江渝建立的中**閥寡頭財團自然不可能出現讓國民餓肚子的現象,作為穿越者有豐富的經驗。中華民國有失業保險,相當於經濟蕭條時期,國民的吃穿是受到基礎保障的,也就杜絕了餓死人的現象,相當於在財富再分配的過程中,不會把國民餓死。
歷史上,近半美國人四年裡,都沒有什麼收入,也沒什麼事做。不僅他們生存艱難,而且能創造財富或軍火的勞動力被閒置了。
江渝聽了陳光甫的這個短期貸款模式之後,不由大喜過望。原本他就在為如何收割的問題而頭疼,儘管中華民國有失業保險做為保障,不可能餓死人。但是如果近半中國勞動力被閒置個四年,那得浪費多少財富啊?
“這個模式很好,就按照這個路線走。”江渝表態道,這個模式相當於是節約了兩年的時間。
如果中華民國一半的勞動力生產兩年的軍火,那能生產多少軍火呢?要知道中華民國可是有五億人。而那些附屬國,也有大量的人口。中華民國一旦陷入經濟蕭條,必然會波及到那些附屬國。
財團也不可能在經濟蕭條時期放過對那些附屬國的財富收割,甚至是要收割得更狠,四年時間就太長了一些。
歷史上二戰前的美國並不像中華民國這樣擁有一大堆的附屬國,因此沒什麼問題。
如果中華民國陷入四年蕭條,那些附屬國難保會不會出什麼亂子,到時候說不定還要鎮壓暴動、革命什麼的,總之會早就很多不穩定因素出來。
“這個模式確實不錯,對我們來說很有價值。如果我們能夠早兩年完成資產收割,並將勞動力投入軍事建設的時間提早兩年,對於中華民國與歐美之間的戰爭是非常有利的。”周子躍也點頭贊同。
財團高層都意識到,中國民族資本集團要想不被消滅,就必須不斷的吞併世界上其他資本。
資本就是大魚吃小魚的遊戲。
要想吃到那些小魚,首先就得從軍事上擊敗他們,才能成功將他們吃掉。
如果中華民國不吃掉其他資本,未來則必然要被其他資本吃掉。一旦中國民族資本被歐美資本吃掉,也將意味著民族將再次陷入黑暗之中。(未完待續……)
正文 第096章:引進海外勞動力
縱觀第一次世界大戰,與第二次世界大戰。都能發現一個規律,那都是發生在經濟蕭條時期。
如1910年橡膠股災發生後,世界經濟蕭條,在1914年爆發了大戰。二戰時,美國經濟蕭條後,也是過了四年才開始恢復。
為什麼都是四年的時間呢?
這就是因為歐美財團的收割週期是四年,因為他們的貸款是四年為一個週期的,因此清算時間需要四年。
中國財團如果只放兩年的短期貸款,那麼中國財團的收割週期就是兩年而已。只需要兩年就能夠完成收割,從而迅速從經濟蕭條中走出來。
至於投資者會不會放心貸款的問題,這不是問題。只要在申請延長貸款時間方面把稽核力度放寬鬆,那麼就不是什麼問題。
當投資者養成了習慣之後,自然也就像之前那樣搞下去了。
……
1923年,隨著工資的上漲,民眾購買力再次增強,中華民國的商品消費市場之火爆,讓世界為之震撼。
民資顯然瘋魔了,在如此瘋狂的繁榮下,他們幾乎是在不斷的投資,不斷的貸款,各種產業看上去,都是一片飄紅。
大量的投資的出現,又增加了就業崗位。幾乎每個城市的勞動力都被充分調動了起來,建設各種各樣的資產。
農業改革進入了很快速的一年,中華民國的農業生產走的是訂單制度。因此很多地主把土地農改之後,加入了訂單行列。
因為這一年糧食援助俄國比較多,加上rì本、朝鮮經濟發展迅速。對農產品進口的增長,因此這一年的農業訂單也非常充足,各農場都種植了農作物,一些農場還種植了兩季。
中華民國此時的經濟,經過這些年的發展,已經突破了三千億炎黃幣,是美國經濟總量的三倍。
老百姓富裕起來了。也就產生了各種消費。房子、汽車、電器,是當前消費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