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237部分

收回,起碼收到的現金已經足夠彌補成本了。

在這場戰爭當中,中華民國賺錢太容易了。

在和平時期。普通商品的利潤永遠只有那麼點。但是在戰爭時期,利潤卻是幾倍,十幾倍,甚至是上百倍的飆漲。

等於說,出口一年,就頂和平時期出口好幾年,甚至是十幾年。

這樣一來。如何能夠不富裕呢?

富裕起來的中華民國,首先老百姓的工資水平就不斷上漲了,儘管現在每個月的普通工資上漲到了30元。在民眾看來這已經是很高的工資了。

但是還是有一定上漲空間的,上漲到每個月40元工資,使一年收入加上半年獎、加班收入,達到500元是容易的。

這樣的收入。已經和英國民眾的收入差不多了。要知道英國民眾的收入。之前年收入在100英鎊是普通水平,但還是有很多英國民眾的收入沒辦法達到100英鎊。

高收入,高福利。

中華民國在先進生產力的普及下,以及對附屬國、海外市場的掠奪,正在向這個目標邁進。

江渝曾在大學演講中說過:

“這個時代,真正的財富已經不再是從同胞身上索取。世界這麼大,財富那麼多,資源那麼豐富。只有我們團結一致。才能真正的獲取大量財富。”

等於說,此時中華民國正在向一個強盜國家發展。從而為國民創造高福利。高收入,將矛盾轉移到外部去。

英國之前能搞得起年收入100英鎊,那是因為有大量海外殖民地可以掠奪,但是英國的生產力並不高。

英國的工業生產力還是第一次工業革命的產物,很多裝置都過時了。

此時中華民國的工業生產力卻很先進,大量第二次工業革命的產物被應用到生產過程當中,生產出來的商品就更多得多了。

加上中華民國的對外掠奪效率更高得多,先是在商品市場取代了英國很大部分的市場,加上對附屬國展開高效率掠奪,讓附屬國生產出更多的成果。

所以發30元的普通工資還是非常輕鬆的,本來按照這樣的生產力,發個40元工資已不成問題。

但是中國此時還需要有勞動力去建設那些基礎設施,所以要建設的東西比歐美國家多得多。

很多人去建設基礎設施了,那麼商品就生產不出那麼多了。商品供應目前還不足以讓普通工資達到40元的程度。

如今這種工資水平,一年收入400元還是沒問題的,相當於昔日800銀元,在、1911年,中華民國很多地區的工資還只有2塊銀元,經過9年的發展,瘋狂上漲了30倍左右。

生產力的提高實際上不止30倍,只不過很多先進生產力還未徹底普及,因此拖了後腿。

很多生產力低下的產業,都開始分包給附屬國發展了。

隨著分包出去的個人產值較低的產業越來越多,高產值產業的規模擴大,中華民國的生產力是不斷提升的。

在生產力不斷提升的狀態下,年收入1000元都是不是夢想。

這一年,中華民國的國民總產值突破了2000億炎黃幣,已經是美國的兩倍了,不過中華民國的人口,是美國的四倍多。版圖面積是美國的2。5倍。

不過相比之下,中華民國的精華版圖面積,相比美國來說,只是比美國多一些而已。

因為中華民國的版圖,很多是在寒帶地區,而且還是最冷的西伯利亞,美洲因為沒有西伯利亞冷風,所以更寒帶地區暖和許多。

另外青藏高原、西北戈壁灘、沙漠,這些地方版圖看上去儘管大,但並不適合居住、發展。

不過相比美國來說,並沒有什麼劣勢,甚至有極大優勢。

因為版圖那麼大,農業資源已不是那麼重要的程度了,因為本國農業資源已經滿足了。而居住的地方更是不缺。

在工業時代拼的是什麼?

資源啊!

版圖大,說明資源豐富。

就算是寒帶不那麼適合居住,但是並非不能住人。最冷的勘察加半島都有人居住呢!因此礦產是可以開採的。

加上中華民國在印度、澳大利亞、中東、非洲、南美、加拿大都有資源可以獲取,因此資源是比美國豐富得多的。

石油資源更是完爆美國了。

在工業發展到一定程度,富裕與否就看資源了。特別是能源,能源是先進生產力的基礎動力。

由於軍事上的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