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插滿了中華民國的國旗。
在中華民國國內,對於收復香港也比較振奮。
“香港是中華民國最後解決的一個領土問題,收復香港意味著中華民國從此完全擺脫了領土不完整的狀態。一個領土完整,國力強大的中華民國已經誕生了。”
“英國歸還香港,是中華民國崛起的象徵。日不落帝國,也不得不向我們中華民國低下頭顱。”
“香港的收復,也意味著洋人在東亞橫行霸道的時代已經一去不復返了。我們中華民國從此徹底擺脫了洋人的盤剝,成為了一個能夠保護華人利益的世界大國。”
各報社紛紛發表了評論。
整個國家都瀰漫著一種喜悅的氣息,只不過此時中華民國的國民們對於各種勝利已經司空見慣。因此淡定了許多。
就香港問題,從未有人擔憂過。
中華民國要收復香港,英國人是沒辦法阻止的。
畢竟英國就算十分強大,也離中華民國萬里之遙,在亞洲這塊地盤上。中華民國此時就是絕對的霸主。
一些軍事週刊也披露了戰後的英國的虛弱狀態。
所以沒有人擔憂,害怕香港收復不回來的。
不過中華民國收復了最後一塊失地,這個意義還是非凡的。
“為了國家領土完整,驅逐韃虜的夢想,我們中華民國奮鬥了整整十年,十後之後的今天,這個任務終於畫上了一個圓滿的句號。”宋教仁在全國廣播當中用激昂的語調說道,“十年來,我中華民國經歷辛亥革命戰爭、壬子中俄戰爭、癸丑二次革命戰爭、甲寅中日戰爭。還有丙辰印尼華人獨立戰爭、丁巳中美菲律賓戰爭、丁巳對暹制裁戰爭、丙午對俄武力干涉。兩次內部戰爭,六次對外戰爭之後,我們打敗了俄國、日本、美國,在亞洲地區驅逐了荷蘭、法國,才有了今日的輝煌成就與民族的重新崛起。讓我們為那些曾今浴血奮戰的烈士們致命,他們永遠活在我們的心中……”
……
維多利亞港(英語:victoriaharbour)簡稱維港,是位於香港特別行政區的香港島和九龍半島之間的海港。東起鯉魚門,西面海界由青衣島至香港島。中間尖沙嘴到中環之間較窄。是亞洲的第一、世界第三大海港。由於港闊水深,為天然良港,香港亦因其而擁有“東方之珠”、“世界三大天然良港”及“世界三大夜景”之美譽。維多利亞港的名字,來自英國的維多利亞女王。一年四季都可以自由進出。早年就已經被英國人看中有成為東亞地區優良港口的潛力,後來從清政府手上奪得香港。發展其遠東的海上貿易。
此時的維多利亞港,許多英國人正在往客輪上搬運著他們的行李,他們將離開這座遠東港口城市。
很多英國人來到這座城市已經非常久了,但是他們此時還是決定返回英國。其中不少英國人並不想走,但是他們此時沒有辦法再繼續留在這座城市。
要想留在中國。得購買綠卡,才能獲得居住權力。
綠卡貴得很。
也只有那些技工、工程師、學者可以獲得免費綠卡。其他的英國人如果不購買綠卡的話,都得統統的滾蛋。
“卡倫,慢點,別碰壞了東西。”一名英國中間人對兒子招呼道,往船上搬運了一大堆的行李。他是一個商人。來到香港已經三十多年了,在這裡已經紮根了。
他確實能買得起綠卡,但是他的生意已經在香港做不下去了,如果香港被中國人收回後,他失去了特權的話,經營起來更加困難。
在亞洲。商品市場已是中國人的天下,他們的商品比英國商品先進得多。他這種傳統的向中國傾銷英國商品的英國商人在亞洲已經混不下去了。
現在能做的,就是收拾行李,捲鋪蓋滾蛋。
至於其他經營一些產業的英國人,顯然接下來要面臨的將是被中國民族資本無情的碾壓。
雙方的資本規模完全不在一個水平,這些零星的英國商人,基本上沒有組織。
英法這年頭還是沒有形成各自民族資本的。因為在羅斯柴爾德財團的統治下,英法民族資本無法產生。
歷史上,英法民族資本是直到二戰結束後才形成。
從而形成了以美國財團最強,德國容克財團為歐洲帝國財團,英法財團又向兩者妥協的格局。
維多利亞港的客輪運走了一批又一批的英國人,亞洲已經不再是歐洲人的天下了,他們留在這裡已經得不到任何的特權,謀生都很可能是一個大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