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34部分

是學習與休息,競爭與榮譽。林之若的陰影漸漸淡去。她驚喜地發現,原來葉是綠的,花是紅的,天是藍的,而夢,是七彩的。

一成不變的學習生活,開始鮮活生動起來。

每一次走入教室,總是下意識地,先看向後排他的座位。如果他坐在那裡,便有一種無端的滿足和欣喜。而如果他不在,便會莫名地空虛,感覺的觸角一直提著,直到他回到教室,才鬆了一口氣般,平靜下來。

在食堂,她不再固執地呆在自己最愛的臨窗座位,而是換到了更為吵鬧和陰暗的一邊,因為那裡,一抬頭,便可以看到一個明朗的笑容。

埋頭做題的時候,整個世界的喧鬧都遠去,唯有孟繁星的聲音,會自動透過遮蔽,每一個字,每一個音,都真切地傳入耳膜。

上課的時候,偶然有一次,她發現眼鏡片的反光中,映出坐在後排的他凝神聽講的面容。從此無論座位怎樣輪換,她總是能找到一個適當的角度,使得老師板書的旁邊,眼角的餘光裡,常常伴隨著一張俊朗的臉龐,照亮她的整個視野。

最沉醉的,是他在球場上矯健的身姿。十幾歲的男孩,在課堂上,在異性面前,總是溫和沉靜甚至有一絲羞澀。只有在運動中,他青春的活力,才得到淋漓盡致地釋放,彷彿夏日的陽光,熱烈,舒展,烤得人整顆心都滾燙起來。孟繁星的球風並不張揚,然而流暢,冷靜,果斷,既善於配合程輝侵略性的攻擊,也能在處於下風的時候,凝聚和調動己方的力量,扭轉局面。本來對體育一向漠不關心的李碧荷,忽然發現自己不知道什麼時候起,開始貪婪地凝視操場上那個修長優美的身形。他躍起投籃的側影,常常讓她的呼吸,有一剎那的停滯。

她有兩個好朋友,都是原來五中的,不過不在快班。其中一個,已經有了男朋友,因而大家一起私語調笑的時候,便常常涉及愛情這個話題。李碧荷曾經向她們隱約透漏過自己的心事,也曾悄悄把孟繁星指給她們看。兩個人都鼓勵她主動一點,幫她出了很多主意。

出於一向的拘謹和矜持,李碧荷選擇了一種非常婉轉的表達方式。因為和傅青綸來自同一所初中,較為熟悉一些,她屢屢去找傅青綸商討問題。這時候,和傅青綸同桌的孟繁星大多都會注意傾聽。雖然不敢直視他,她的眼角餘光,卻在在處處,有他的存在。有的時候,即使自己已經明白了,但因為孟繁星神色中還有困惑,她也會藉故和傅青綸多討論一會兒,直到孟繁星恍然大悟。能對心愛的人有所助益,即使是用這樣一種煞費苦心的方式,她的心裡,也還是甜甜的。

漸漸的,她不再滿足於這種間接的接觸,尤其是,隨著班裡同學們彼此熟識起來,她發現孟繁星在女生面前,也並非總是羞澀,和附近的唐馨林之若等人,甚至還有說有笑。她渴望能走進他的視野,他的生活,能坦然而親密地,和他交談。

但是人和人之間的親密,看起來似乎很容易做到,真正實行起來,卻無處下手。尤其是傅青綸和唐馨好了以後,這唯一的接近他們那個小圈子的途徑,似乎也被切斷了。雖然一起登過山,勞過動,還分在一個學雷鋒小組,可是,她始終無法讓那個男孩的目光,落到自己身上。她明白,自己不像唐馨,自然而然會得到異性的關注和仰慕。甚至還不如林之若,因為有著男孩子漫不在乎的作派,在男生群裡,反而比在女生中更容易得到認同,更舒服自在。

而她,只能遙遙注目,默默渴望。

有時候,李碧荷實在遏制不住心底的悸動,便偷偷地在紙上,畫孟繁星的像。他投籃的動作,他走路的姿態,他思索的表情,他微笑的樣子,一張又一張。她不敢帶回家,更不敢留在學校,只好每畫完一張,端詳欣賞過無數遍之後,撕成碎片。

那些碎片,她裝在一個精緻的空餅乾盒裡,小心放在自己的床下。

多麼悲哀而又甜蜜的秘密!青春的心事,只能以這樣一種破碎的方式,來儲存和紀念。

也有狂喜的瞬間。比如高一籃球賽時,她因為個子比較高,被林之若強行拖上場,出了糗,回到座位上之後,把頭埋在手臂裡當鴕鳥,不去聽後面男生們的嘲笑。忽然,孟繁星溫和的聲音響起,制止了程輝等人,轉移了話題。那一刻,她的一顆心,突然輕盈起來,彷彿一根小小的羽毛,被春風托起,飛啊飛啊,好久都不能落地。

高二上學期,學校要求快班派出兩名代表,到其他班座談,交流學習經驗。雖然沒有什麼實際利益,這卻是一件很出風頭的差事。下午上課前,班主任召開臨時班會,讓大家提名投票。李碧荷覺得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