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151部分

然孩子親人們都愛吃著東西,尹媽的手藝也是頂頂的拿的出手的,那就再多做一些,看到有人欣賞她的手藝,她何樂而不為呢?家人親人們喜歡吃,那就是對她的手藝的最大肯定,更何況,她家那些妮子的朋友也是愛重她的手藝,這手藝都傳到國外了,即使尹媽不虛榮,但是別人對自己的手藝的肯定總能讓人高興的,尹媽也不例外,是以,她做起來也是興致勃勃的,心情好,每一道工序自然也會做的盡善盡美,精益求精。

臘月二十七,殺公雞。年謠稱:“臘月二十七,宰年雞、趕大集”,是說這天除了要宰殺自家的家禽,還要上店趕集、集中採購。春節期間的“上店趕集”雖然也有與往日集市貿易、購缺賣餘的內容,但更多的是買賣年節物品,例如:鞭炮、春聯、神馬、香燭、燒紙、牛羊肉、贈送小孩子的各種玩具禮品、女孩子的各種頭花飾物等等。總之,春節所需物品都在置辦之中,因此這天各地的集市都十分紅火熱鬧。

但是,隨著城市發展,從汙染環境,還有安全問題的考量方面出發,著過年最受孩子歡迎的鞭炮煙花等物件是無法自主燃放了,好在,每年城裡都會統一燃放煙花,那場景卻是非凡的壯麗,多多少少彌補了城市中人不能親自燃放煙花爆竹的鬱悶和遺憾。在城裡,尹爸尹媽也不可能養雞,養家禽,沒那個時間不說也沒那個地方,是以,這二十七殺公雞這一說,在尹家裡就是這一天要上超市裡買雞買鴨再買些臨時吃的海鮮魚類,還有要去專買年貨的店裡購置春聯,香燭,燒紙等等東西,碰到好玩的事物,還要給孩子買東西,不過鑑於兩個孩子日漸大了,從小就有主見,尹爸尹媽給孩子買東西的時候都要先問問兩個孩子的意見,以此作為參考,而到了這天,為了遵循過年的風俗,尹爸尹媽乾脆一人給一個孩子一小筆資金,把他們請出門讓他們各自買各自喜歡的東西去,這倒是成了尹家歷年以來的風俗,有尹家開頭,其他親戚家裡的大孩子也開始這麼對待,這樣以來,倒是少了些許爭執,畢竟,大人和孩子之間的審美觀總是有些代溝,大人滿意的東西孩子不一定喜歡,不是每個人都有設計師的眼光水準。大人興沖沖的買回來東西,小孩子不喜歡,涼了大人的心,小孩子不滿意,可定會起齷蹉,這是在所難免的一

臘月二十八,把面發。這是老北京的春節風俗之一,說的是在臘月二十八這天要把正月初一到十五的面發上,過去沒有速效發酵粉,要是想在過節的時候吃的好,就需要提前準備,所以在過去“臘月”是大家為過年做準備最忙碌的一個月,預備年貨還有準備吃食。說是過去其實現在也一樣,臘月裡不僅要準備置辦年貨有的人還要趕很遠的路回家團聚,歌詞裡不也說了麼“有錢沒錢,回家過年”這就是中華民族的傳統!這種說法,在尹家歷來的老傳統裡也是有的,不過,尹家是從臘月二十八開始,尹爸尹媽就要開始坐蒸饅頭的準備,而且要多蒸幾籠屜,那就要多發一些面,還不能同一時間發麵。手工饅頭就是這一點,要掐著時間要蒸饅頭,蒸的過早,時間不到,饅頭沒漲起來,它就不宣,影響口感,時間過了,整出來的饅頭不好看還發酸更加不好吃,是以,蒸饅頭也是一個細級活!

為什麼要多發麵?他們家的老習俗,為了好的兆頭,在大年初五之前,是不能蒸饅頭,也不能做麵條,更不能做糊糊等等東西的,一旦做了,那就意味著糊塗,在未來的一年裡做事都要糊塗,是以,一般人就算不迷信也不會在新的一年的開始犯這種忌諱,而那有著老封建迷信愛好的人,更是死死的遵守著,一點兒忌諱都不能犯,正月裡的忌諱可是多著呢!

第二百七十五章 幸福過大年

過了臘月二十八,轉眼就進入了臘月二十九,臘月二十九鐮饅頭。“臘月二十八,把面發”,這發了的面,自然也就要用來蒸饅頭啦,因此民謠中自然也就有了“臘月二十九,蒸饅頭”的說法。這個蒸饅頭在過去來說不是隨隨便便的做,而是要精心準備,認真用心,因為做出來的饅頭是有些地方是要跟相親鄰居交換的,就是不和鄰居交換,也得細心,因為這些饅頭都將是他們大年初五以前的口糧,不到過了破五,蒸饅頭視為忌諱。因為由於春節期間忌做蒸、炒、炸、烙等炊事,而蒸與爭諧音、炒與吵諧音、炸與炸(四聲)諧音、烙與落諧音,均屬不吉利,所以老習俗的規定在年前都要蒸出夠全家吃上一個星期左右的饅頭,這叫隔年吃,這已成了人們的習慣。因此,一定要做的又好看又好吃,這才有面子,也才吉利,非常的有講究。當然,有的地方可能是做不同的點心,不過,在尹家的老習俗裡,二十九是要蒸饅頭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