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34部分

沒時間也沒有機會去打聽他們到底誰是誰,誰擔任了什麼職務,在州政府裡是一號還是二號三號。因此選擇先去誰家成了一個重要問題。

尼瑪和達娃見他半天不說話,猜到了他心中的難處。達娃嘴快,“你們這些漢族幹部考慮的事情就是多。不用想了,今天就到尼瑪家去,我們兩家今天聚在一起吃飯的。”

“呵呵,這樣就好!不過我總要準備點禮物吧?你們說我準備點什麼才好,兩位領導都喜歡些什麼呢?”張善水又為禮物的事情做起難來。

“還能帶什麼,貴重的禮品如黃金、寶石什麼的你有麼?就按照我們藏族過年的習俗就行啦!對了,好像你還欠我一串珍珠項鍊的!”尼瑪笑嘻嘻的回答他,語氣裡有一些促狹。

張善水撓了撓頭,心想她怎麼又提起這個,“這個……等我以後有機會買給你好了,那東西在北寧都不好找的。對了,你倆先等一等,我這就去拿酒!”

ps:寫寫書友們的支援,白天在單位碼字不方便,這章的內容少了點,晚上回家後的章節字數會多些。票票,收藏砸過來吧!

16977。16977小遊戲每天更新好玩的小遊戲,等你來發現!

………【第三章 拜年】………

雲湖境內的藏區由於遭受到文化大革命的影響,傳統的藏曆紀年被破壞,因此採用的是於農歷相同的紀年,這就使當地藏族的‘洛賽’節與漢族的春節同步。

洛賽節是牧區藏族最隆重的節日,藏語叫“洛賽”即新年。洛賽節從每年的藏曆正月初一開始,一般要持續一個星期。為了隆重起見,藏族同胞們從上年的十二月初開始就開始做準備工作,家家戶戶都會培育青稞幼苗,擺放於佛龕茶几之上,預祝來年五穀豐登,生活幸福美滿。

接近年關時,每家都會用酥油和麵粉炸果子,並準備一個五穀鬥,裡面裝滿酥油拌成的糌粑、炒麥、人參果等,上插青稞穗和兩個五色花板,放上一個彩色酥油捏塑的羊頭,以預祝來年風調雨順,六畜興旺。

除夕那一天他們會全家大掃除,擺新卡墊、貼年畫,撒‘八吉祥微’,晚上全家一起吃象徵團圓的麵糰土巴(和餃子差不多)。大年初一,全家人早早起床,先精心梳洗打扮,然後點燃恭燈祭祀神靈。然後大家按照長有次序排位坐定,長著端來五穀鬥,每人先抓幾粒向空中拋灑以示敬神,然後再自己抓幾粒放入口中為新的一年祈福。

然後長輩挨個祝大家‘洛賽爾桑’(新年好)、扎西德勒(吉祥如意),晚輩則回祝扎西德勒和蓬鬆錯(吉祥如意功德圓滿),然後大家才開始吃東西,互相敬酒祝福。按照藏族傳統習俗,初一日禁止掃地,不準說不吉利的語言,互相不走訪做客,從初二開始親戚朋友才開始親戚朋友才開始相互祝賀共慶新年。張善水在初三日接到邀請,足以說明兩位州長對他的重視。

他從家裡拿了兩條節前託付老甘準備好的上好的哈達,然後把所剩不多的‘神仙不落地’拿出來兩瓶,這才跟著尼瑪和達娃來到了尼瑪的家。相比起麻曲縣那些領導住的老式營房,尼瑪她們的家簡直可以稱得上是別墅了。

這是位於縣城最北端的一個封閉性的大院,環境清幽,很少人經過。在尼瑪的帶領下進入有哨兵守衛的院門,裡面是依照平緩的小丘陵建造的十二棟藏式風格的二層小樓。除了州委書記田秉鈞外,雲北州的高層領導全都住在這裡。

尼瑪家住在二號院,達娃家是四號院,兩家人緊緊相連,中間只隔著一堵牆。一進二號院的大門,一股槡煙從院裡飄了出來,嗆得張善水忍不住咳了兩聲。拐過二道門,對面的牆上畫著一個“卍”字,再往裡就是小樓的樓門了。

小樓的外面看起來和傳統的藏家完全一樣,但是進屋之後卻大不形同。除了依舊供奉著佛龕供果外,房子裡完完全全是一副接近現代化的漢族家庭裝飾,倒使張善水有些措手不及。這樣的藏族家庭,只帶兩條哈達和兩瓶酒就來拜年,是不是有點太冒失了呢?

“怎麼樣,我們的家還算跟得上潮流吧?小張書記來之前是不是一直都在心裡猜想尼瑪她家是個什麼樣的黑屋子呢?”

“哪裡哪裡,如果這都算小黑屋子的話,那我從生下來到現在住過的房子都只能算茅草棚了,有些或許連茅草棚都算不上!”聽著達娃戲謔的語調,張善水額頭冒出了一層細微的冷汗,我的大小姐,不帶這麼擠兌人的!你們現在的居住水平別說是現在的我,就是十幾年後的我恐怕也難望其項背啊!

“這位就是張善水同志吧?我是倉央嘉措,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