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搭成框架,然後在這個框架內開始注入渾河裡淘出來的細河沙。
難道廠房要建立在沙子上?這樣的要求,可是很多施工隊聽都沒聽說過的,不過人家大鼻子的要求,他們不敢拒絕,因為一個回應不好,人家就扣你工錢。
得,甭管那麼多。人家要怎麼辦,就怎麼辦吧?
施工隊悶頭工作,王忠發和李逸帆,身後跟著一行人,走在工地上,東看看,西看看。
“這幫老外,還真是夠細緻的,說實話他們的很多說法,我們以前聽都沒聽說過呢。”
王忠發這時候對李逸帆的態度可以說是心悅誠服了。人家可真是說到做到,說要蓋一個新工廠。那就蓋一個新工廠。
而且工廠從設計,到監測施工,請來的都是大鼻子老外,這可真是大手筆。
人家老闆說了,別的不說,光是這個工廠建成,就是硬體設施,就要領先國內十年,當然不算生產裝置的話。
而且這個工廠,可是按照年產能過百萬來設計的,先期建設的只不過是三十萬產能的工廠,後期的擴建空間,人家都留好了,由此可見人家的認真程度。
聽那幫德國人說了,這工廠車間的下面之所以要鋪設沙子,為的就是讓下面的土地有良好的應力效果,這樣生產加工時候的機械振動,會被沙地吸收,不會傳播到別的車間,從而影響別的機械工件的加工精度。
瞅瞅人家這設計的態度,也難怪人家在世界工業領域是人人都豎起大拇指的no。1,王忠發敢保證,就這一點,國內的很多汽車生產企業就想不到。
而且你在看看,人家設計的生產線的佈局,從最開始的剪料,到衝壓,塗裝,再到最後的總裝,全都能用一條軌道連線上,如果按照人家的設計,全部上大量的機器人的話,整個工廠的機械化效率,就能夠達到百分之九十二。
這在目前的國內,簡直就是不敢想象的,要知道目前他所知道國內最先進的兩家汽車生產製造企業,北方一汽和浦海上汽,他們的自動化生產率也不過才百分之八十多。
一想到新工廠,建成之後的摸樣,王忠發就忍不住心頭陣陣的激動。
“老王,你要抓緊時間招工,培訓,熟悉生產線,還有公司的規章制度,這些可都要靠你和你的團隊,你們要儘快的把公司的架子搭建起來。”
李逸帆是用人不疑,疑人不用,而且他最信奉的一點就是專業的事情,就交給專業的人去打理。
現在國內的專業經紀人制度還很不成熟,但是他敢給王忠發這麼大的自由度,這就讓王忠發產生了一種士為知己者死的感動。
要知道就算他和楊榮一起幹的時候,楊榮也沒有給過他這麼大的信任度。
當然李逸帆也不是傻瓜,公司的很多重要環節,他都安插了海蒂幫他找來的人手,其中還有不少意思不夠的外國人。
這樣你中有我的態度,也避免了王忠發架空他的可能。
“你放心吧。老闆,咱們現在老廠子那邊還能用,我現在已經連夜的組織人手在測試,和組裝新車了,試車人員你就放心吧,你這邊薪水給的足,那幫小子就敢一年三百六十五天在路上跑。明年的京城車展你就放心吧,只要你能夠把準生證搞下來,我像你保證,明年你就能看到咱們的新車。”
“哈哈,好,老王我信你。”
李逸帆笑哈哈的一拍王忠發的肩膀,這個老王拍馬屁也不嫌肉麻,不過我喜歡。
其實之前晨華汽車的新車,已經搞得完成度有百分之八十了,只可惜栽就栽到了楊榮和齊滿天的爭鬥上,這導致了新車的推出,被無限期的擱置。
晨華汽車推出的中華轎車,其實他是非常瞭解的,在原來的世界,也是在2004年正式上市的,可惜上市之後口碑不佳。
畢竟那是一款爭鬥後,在一片混亂中,匆匆披掛上陣的產品,有著諸多的毛病和問題。
比如裝配不好,底盤不穩,異響多,小毛病多,等等一系列的問題,直到2006年,推出的駿捷,才算讓中華轎車一炮打響了名號。
在發動機和底盤上的更新,很是讓國內的很多消費者眼前一亮,甚至還有很多人喊出了國產轎車迴歸的口號。
只可惜最後還是栽到了質量管控上,無數的小瑕疵,最後埋葬了那款曾經風光一時的轎車。
而現在李逸帆接手了晨華轎車,他絕對不會允許上輩子的杯具,在出現在晨華轎車之上。
“對了,周先生,你對我們的晨華汽車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