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500部分

進入了新世紀之後,液晶顯示器的技術更加的成熟了起來,尤其是日本人攻克了等離子技術之後。

他們把這種技術,視為了lcd未來的主流技術,並且開始在全世界範圍的大力推廣他們的等離子技術的液晶顯示器。

不過在最開始的時候,他們並沒有把主要的精力集中在電腦上面,畢竟和家用電視比起來,電腦的市場還比較小,這年頭的家用電腦可不便宜,就算是美國那樣的發達國度,也還沒普及到人手一臺的地步呢。

倒是電視機這種東西是人所必須的,這玩意不但歐美家庭必備,甚至又很多家庭,都有兩三臺。

所以現在以夏普為主的日本各大電商,都把主要的精力集中在宣傳等離子液晶電視方面,而對於後來,液晶顯示器的王道產品,led技術,他們根本就不怎麼重視。

其實這就是日本人走入了盲區的一點主要原因,他們太在乎他們的等離子液晶顯示器技術了,作為在歐美市場博弈多年的選手,他們很是知道這液晶顯示器市場的龐大,所以他們想要和以前一樣,一進入到這個領域,就迅速的佔領制高點,給這個領域,劃定一個規則,一個屬於他們的規則。

畢竟這年頭,關於lcd的技術有很多種,而這個市場又是新興領域,關於這個市場未來發展的技術,到底那個才會成為王道,還沒有定論。

如果他們能夠利用自己的強勢,一舉佔據這個市場的高階,讓人們在潛意識裡形成,等離子就是液晶顯示器裡的高階,就是王道,那麼這個市場今後就肯定是屬於他們的了,畢竟規則是他們制定的。

只可惜他們算差了一步,這等離子技術也有缺點,那就是這種技術,在應用到大螢幕上面,尤其是超過40英寸的顯示器上效果確實特別好。

可是如果應用在小型的顯示器上,比如電腦所使用的15英寸,或者是17英寸,19英寸的顯示屏的話,那麼這種技術會讓液晶顯示器產生畫面嚴實,色彩還原真實度不夠,可視角度削弱等等缺點。

而這些卻正是led技術的王道,使用了led技術的lcd和使用了等離子技術的lcd的區別就是。

等離子技術,是在兩塊面板之間注入一種惰性氣體,然後透過電流和電晶體來刺激這種氣體,最後達到成像的目的。

而led技術,則是使用led作為背景光源,在面板後面佈置這種光源,經過特殊的手段,從而形成畫面的技術。

和等離子技術比起來,這種技術成本更低,而且更加的方便穩固,最關鍵的就是,這種技術在小尺寸的液晶螢幕上沒有以上注入等離子液晶屏會產生的缺點。

這就造成了lcd在最開始之初,確實是靠著等離子技術來打天下,等到lcd把crt這樣的產品,逐出市場,成為主流產品之後,led技術的lcd,又很快打敗了等離子液晶屏,成為了lcd市場的主流產品。

在原來的歷史上,也就是從2001年開始,日本人開始率先大面積的在市場上推廣他們的lcd技術,吹噓的就是等離子技術。

而且很快也確實是大獲成功,在電視市場上,很快他們就把原來的老實電視機給打的落花流水,攫取了鉅額的利潤。

可是在電腦市場領域,因為他們的液晶顯示屏的缺陷,還是crt顯示屏在唱主角,這樣的情況一直延續到了2004年左右。

而在這三年的時間裡,使用led技術的液晶顯示屏也同時出現的,並且在液晶電視的領域,和等離子技術的lcd展開了你死我活的爭鬥,不過一直沒有分出勝負。

等離子技術在大螢幕上確實有優勢,但是在成本上卻要比led技術的液晶顯示屏要高。

可是他們誰也沒想到的是,在2004年,crt被他們聯手逐出了電腦顯示器的市場之後,只用了一年的時間,兩者之爭就迅速的分出了勝負。

led液晶顯示屏,迅速的就靠著他們在成本上的優勢,一統了電腦領域的液晶顯示器的市場,然後又靠著體積下,耗能低,散熱溫度低,價格低等等一系列的優勢,把等離子液晶屏給打的滿地找牙。

從2005年開始,只不過幾年的光景,當初佈局失敗的日本電商,諸如夏普,松下等等家電企業,就陷入了經營困局,甚至一度因為市場份額的巨幅縮水,而面臨倒閉的局面。

而另外一方面,韓國的三星和lg公司,則是靠著當初佈局早,而且一直堅持靠著led的液晶顯示器和日本電商的等離子技術鬥法,並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