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
臨近中午時,趙軍騎著摩托下兩省分界的那座橋,進入了橋頭村。
當他騎著摩托到達黃貴家的時候,趙有財已踏入了五道溝。
五道溝是老爺嶺北側,五條大溝塘子的總稱。最靠近老爺嶺的為一道溝,往北分別是二、三、四、五道溝。
四道溝又名虎牤溝,因永安一代奇人張大腦袋在此地放牛時,與虎結緣而得名。
在虎牤溝東邊,就是趙有財此行的目的地韓宋堡子。
趙有財一路打聽著,背槍穿過第五道溝東邊的北峰堡和北山堡。
在穿出北山堡後,趙有財看到堡子外有集,而且他聞到了大碴粥的香氣。
趙有財順著味兒找過去,沒走幾步就見集北頭有個小攤。
攤上支個鐵皮桶改的爐子,爐子裡燃著柴火,爐子上坐著個大燜罐,燜罐裡熬的就是大碴粥。
趙有財從早晨五點多走到現在,屬實是餓了。他到攤前瞅了一眼,問道:“咋賣的?”
“三分錢一碗、五分錢兩碗。”看攤的老太太報了個價,趙有財道:“我要兩碗。”
說完,趙有財從兜裡摸出五分錢硬幣遞給老太太手中。
這時正好有人來還碗,老太太把那豁牙大碗往旁邊裝雪的盆裡一戳,拿出來抖了抖,使塊發黃的屜布轉圈一擦。
沒辦法,這年頭正常的人家,一家又能有幾個碗吶?紅白喜事,都是管鄰居借盤子、碗,借桌椅板凳。
小主,這個章節後面還有哦,,後面更精彩!
現在又是冬天,沒法打水在外面刷碗,老太太這麼整就算講究的了。
趙有財也不挑,跑山人沒幾個講究的。
只見老太太從旁邊小盔裡抄起一雙筷子,夾了一筷頭的芥菜疙瘩鹹菜放在碗底。
然後,老太太開啟燜罐蓋,舀了勺大碴粥倒在碗裡。
趙有財接過粥碗,從一旁的桌子上拿過水曲柳樹枝削的筷子。
這小攤沒桌子,只有兩個長條板凳。兩個長條板凳上擠了五個人,但只有一個喝粥的,其他四個都是歇腳的。
見趙有財端碗過來,一個麻臉老漢磕磕手中菸袋,起身招呼趙有財道:“來,你坐我這兒吧。”
“啊,行。”趙有財也沒客氣,搭邊坐在板凳上,溜邊往嘴裡扒拉大碴粥。
涼牙遇熱粥,剛吃的時候,趙有財感覺自己牙不得勁兒。但趙把頭這一年,不都在沒苦找苦吃嗎?
就在趙有財唏哩呼嚕地吃粥時,麻臉老漢盯著他背後的半自動步槍。
這年頭是不禁槍,但能揹著半自動到處跑的,也絕非一般人吶。
趙有財很快乾掉了兩碗大碴粥,他從兜裡掏出一顆石林煙塞在嘴裡。
這時候,趙有財發現麻臉老漢在看自己。
“爺們兒,給你來一顆?”沒讓他花錢,趙有財就沒小氣。
“不來。”麻臉老漢搖搖頭,抬了抬手中的菸袋鍋子,道:“我抽這個,這個有勁。”
趙有財聞言一笑,微微點頭表示贊同老頭兒的話。
“大叔。”趙有財一手掐煙,一手指著南邊,問麻臉老漢道:“捋這條道走,是不就能到韓宋堡子?”
麻臉老漢一怔,未答反問道:“你上韓宋堡子幹啥去?”
“他們找我過來打虎。”聽到趙有財如此回答,麻臉老漢眼睛一亮,緊忙追問:“聽你口音,你好像是嶺西的,你貴姓啊?”
“我免貴姓趙……”趙有財說完姓就要報名,卻聽麻臉老漢道:“伏虎將?”
“嗯?”趙有財眉頭一皺,心想我家那小犢子名頭都這麼響亮了嗎?嶺南老頭兒都知道他啦?
可還不等趙有財說話,就聽一個驚喜的聲音傳來:“二咚啊!你咋在這兒呢?”
:()整座大山都是我的獵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