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幾道小炒出鍋,趙家大宴正式開席。
這是繼趙軍過禮之後,王美蘭第二次在中午辦大席,準備的有些倉促。
但隨著食材的增加,這次大席規模、質量都遠超以往。
紅燒熊掌,這菜在滿漢全席都是數一數二的,通紅的熊掌扣在盤子裡,上澆濃稠湯汁。
那熊掌燒得軟爛,筷子一挑,筋、皮、肉就下來了。放在嘴裡,入口即化。
手把馬排骨,馬肉肉絲粗,比起牛羊肉,它有一種特殊的口感。
用山花椒、鹽面烀熟的馬排骨,一根根碼在大盤子裡。
盤子比較大,空處放一裝調料的小碟,碟裡是醬油、醋、辣椒油、蒜末。
醬牛肉、醬驢肉,呈拼盤上桌,肉中帶筋的是牛肉,肉邊帶筋的是驢肉。
扒羊肉條,剛一年的羊本身就嫩。薄薄的做成扒肉條,齊刷刷碼在盤子裡,覆蓋濃濃的湯汁,上撒蔥花、蒜末,是肉菜裡最下飯的。
小雞燉蘑菇、鐵鍋焅大鵝、鴨子燜土豆片、醬燜林蛙,這都是東北的農家菜。往常桌上能有一道,那都是招待貴賓了。
紅燒雜魚,別人家做雜魚,或是各種小河魚,或是老頭魚、柳根子那種一指來長的魚。
而趙家的雜魚,是鯉魚和鯽魚混做。
一個大搪瓷盤裡,鯉魚在中間,左右各有一條鯽魚。
爆炒三樣,炒的是狍子三樣,新鮮、現殺的狍子心、肝、肚兒與泡開的青椒幹、胡蘿蔔片一起炒,是那下酒的菜。
手撕狍子拆骨肉,大鍋清水烀,烀熟了撕成小塊,蘸著鹹鹽面吃。
燻豬蹄,先醬後燻,這個在這年頭不多見。
十二道肉菜,加上黑白菜、掛漿地瓜、花生米、桃罐頭。
整整十六道大菜,有葷有素,有涼有熱。
趙家先是在屋裡支了靠邊站,然後擺上了從屯部倉庫借來的大桌面。
這拼接的大桌面,還是當年大鍋飯時期留下的。
能坐下十七八人的大桌面,中間以燕尾榫拼接。
隨著一道道菜擺上桌,賓客們都傻了眼。
剛才進門的時候,就看倆女人在外面炒菜,沒見過這麼多好菜啊。
這宴席的規模,哪怕楚局長見多識廣,也沒見過這麼吃的。
蘇香蓮更是驚訝,擺桌子時她就被王美蘭帶到了西屋。
在蘇香蓮的記憶中,小時候家裡來人,她爸在屋裡招待客人,她和哥哥、姐姐就和她媽在外屋地吃。
那年代,人心淳樸,好吃的都可著客人吃,女人、孩子能吃到的不多。
蘇香蓮以為王美蘭也會這樣,但比起和一幫男人一張桌的不自在,她寧可少吃一點,也更想和女人們在一起吃飯。
但上菜的時候,蘇香蓮才發現,楊玉鳳、徐春燕、趙玲、解孫氏等人,每次都是託著兩個盤子從外面進來。
然後,一個盤子送到東屋,一個盤子送到西屋。這上菜方式,就跟坐席上菜一樣。
飯菜的檔次,更是讓蘇香蓮感覺驚訝。她在城裡長這麼大,也沒吃過這規格的席面。
“哐噹啷!”這是汽水箱子落地的聲音,王美蘭起開一瓶汽水遞給蘇香蓮。
在蘇香蓮道謝接過後,王美蘭又給蘇香蓮夾了一個大鵝腿。
這年頭的人比較含蓄,除非是坐席,否則到別人家吃喝,是不太好意思的。
尤其這一張桌,就她一個是外來的。
但隨著女人們聊開,蘇香蓮也漸漸放開了。主要是菜夠多,肉夠多,多吃兩口也不會覺得不好意思。
蘇香蓮尚且如此,東屋裡那幫男人就更不用說了。
西鳳酒咕嘟、咕嘟地往杯裡倒,男人們推杯換盞,喝得不亦樂乎。
吃著、吃著,蘇香蓮碗旁就堆起了一堆骨頭。但她吃的,可不只看到這些。
因為今天有不少菜,都是隻有肉,沒有骨頭的。
“來,閨女,你長點筷夠著。”王美蘭招呼著蘇香蓮,但她筷子用過後,就沒再給蘇香蓮夾過菜。
“嗯,嗯。”蘇香蓮咬著雞中翅,連連點頭道:“嬸兒,我吃著呢。”
“多吃哈!”金小梅也招呼,道:“西屋還有呢!”
她們眼下所在是趙家西屋,再往西就是李家了。
在王美蘭示意下,徐春燕又給蘇香蓮開了瓶汽水。桌上全是肉,汽水喝著解膩。
王美蘭接過汽水瓶,將其放到蘇香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