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重男輕女的渣爹一番,笑道:“公主封號也是宗室大事,理應有禮部擬定,妾只是小小修儀,如何好摻和?”
皇帝輕輕捏了捏她的鼻子,“你怎麼不好摻和了,朕記得當年還是你救了仙蕙呢,你於她有救命之恩,這些年又對她多有關照,就算沒有養母的名分,也該有養母的尊榮。”
劉海月聽了便笑道:“那陛下總得給我一個由頭罷,您想給大公主怎樣的規格,這封號也不是隨便起的,我怕衝了忌諱。”
皇帝想了想,道:“你覺得安樂如何?”
劉海月道:“想那前朝安樂公主,恣意跋扈,最後下場也不怎麼好,何如改個字,安平,抑或安成?”
皇帝一想也有道理,那安樂公主李裹兒,毒死自己的親生父親,結果被唐玄宗李隆基殺了,死後還被廢了公主之位,追為“悖逆庶人”,下場何止不好。
“那就安平罷。”
皇帝動作倒也算快,翌日便將此事與張太后一說,張太后也不由暗怪自己疏忽了,聽得這個主意還是劉海月提起的,就笑道:“難為了她對仙蕙的一番心意,這事也是哀家疏忽了。”
皇帝笑道:“哪裡怨得母后?尋常公主十歲再賜封號也是可以的,仙蕙如今年方八歲,還有兩年呢!”
張太后嗔怪道:“瞧你說的,十歲那是常例,仙蕙是你的長女,又是唯一的公主,豈能以尋常論,這封號還是早點定下的好,你心中可有合適的了?”
皇帝笑道:“擬了一個,叫安平,還未下發禮部,母后若覺得不妥,重新再擬就是。”
張太后嘆道:“安平,平安,這倒也合適,惟願她平平安安,順遂一生便是。”
八月裡,皇后的喪事一過,皇帝便下旨,冊封大公主為安平公主,著禮部辦冊封典禮,與此同時還有王氏被冊封為修容的旨意,只不過四妃之下是沒有冊封禮的,所以後者只需要一道旨意若干賞賜便解決了,無須透過禮部。
等到冊封典禮結束,原先因為皇后喪禮耽擱了的選秀又該開始了。
這還真是你方唱罷我登場,就算這個時代沒有電視機沒有網路,可在宮裡一天,就沒見過有消停的一天。劉海月端坐建章宮,聽杜鵑等人說起選秀的事情,心頭就帶著幸災樂禍看好戲的心情。
☆、唇槍舌劍
選秀不是件容易的事,從先前劉海月她們入宮就知道了,要經過許多道程式的甄選,最後才能到皇帝面前,還不一定能博得皇帝的喜愛。
可就是這樣,還是有不少人打著一朝入宮飛上枝頭的主意,尤其是現在,皇后已逝,四妃之位空了倆,自從上回巫蠱案和宮宴刺殺事件之後,後宮又少了不少人,這一進去就算不能得到高位,被皇帝注意的機會也大大增加,再說沒了皇后,誰不眼巴巴地盯著那個位置。
一入宮門深似海的道理誰都懂,如果把在宮裡的生涯當成一場馬拉松,把登上皇后之位比作拿到冠軍獎盃的話,當大家都覺得自己有希望跑贏別人的時候,肯定畏怯之心大減,人人都搶著上跑道。
皇帝還不算渣到徹底,皇后的國喪剛過就急著辦選秀,照他自己的意思,推到明年也是無所謂的,但架不住禮部官員三番四次地上折,皇帝懶得聽他們羅嗦,大筆一揮也就同意了。
要說禮部官員也是無奈,雖說選秀是給皇帝后宮充塞佳麗,可這其中也牽扯到不少利益相關,像那些侯門世家,必然想著將女兒送進宮去,為此便透過向禮部施壓,讓他們上摺子請求,至於最後皇帝看沒看中,那就另當別論了。
選秀的倒數第二關,是要經過皇后與太后甄選的,但現在暫時沒有皇后,太后又年邁力衰,沒精力再管著這些事,便將權力下放給其他嬪妃,自己過個場監督監督,意思意思。
如今宮中以德妃為尊,但德妃自從皇長子早夭之後,對宮務就興趣缺缺,於是大權大半落在了淑妃身上,如今雖無皇后之名,卻有皇后之實,可謂威風八面,不過皇帝似乎並不樂於讓於淑妃一人大權獨攬,便將宮權分半出來,交由劉海珠與劉海月。劉海珠自是欣然接受,劉海月卻婉拒了,言道自己才德不足以服眾,請皇帝另選賢良,皇帝便又挑了馮昭容,與劉海珠一道輔佐於淑妃。
很多人覺得劉海月故作姿態,暗地裡有些不屑,連杜鵑她們也不太理解。
“三娘,您這樣,豈不是白白將權力拱手讓人,於淑妃和劉昭媛把宮務都瓜分完了,還不聯合起來對付您!”
相比劉海月的悠哉遊哉,杜鵑和翠雀她們都有點擔心,典型的皇帝不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