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細流在陌洲“自生自滅”八年後, 終於被想起她的師父叫去了中洲。她心裡有一萬句吐槽要說, 可沒敢說出口, 乖乖跟著凰月谷的前輩坐上了飛舟。
第一次坐這種高階飛行工具,當然免不了好一陣驚歎:速度比飛機快,舒適度比郵輪還高, 爽爆了!
到了中洲,凰月谷的前輩親自把她送到了北斗堂。她千恩萬謝,說不出的感激, 要知道,葉舟說是收了她做記名弟子, 結果一去不復返, 全靠凰月谷的姐姐們帶她耍——港真,要不是已經拜師,她肯定就去凰月谷了!
結果小姐姐說:“哎呀,舉手之勞,我本來也是要去北斗堂的。你知道吧, 我們凰月谷和北斗堂, 還有沖霄宗三家有個什麼盟約,以後會親如一家, 互幫互助。”
沈細流當然知道, 這種放在遊戲裡就叫兄弟幫派,放在現實裡……咳, 總之, 這是乘了政策的東風。
北斗堂對她也很客氣, 專門有人把她領去了葉舟那裡。
“拜見師父。”沈細流中規中矩地行了一禮。
葉舟正在忙,抽出空來覷她眼,蹙起眉梢:“你的修為似乎沒什麼長進。”
沈細流:“……弟子惶恐!”八年時間,夠小學生考進大學,可在修真路上就是一眨眼的功夫,她資質不佳,經脈損壞嚴重,雖有外掛,也只是勉強和普通人齊平。
她師父若是拿自己作為參考物件,實在太為難徒弟了!
不過葉舟並沒有責怪的意思,遞了一枚玉簡和一個錦囊給她:“試試這個。”
“多謝師父。”沈細流大喜。她苦惱修行困境已久,每天打坐修煉,靈力就像烏龜爬一樣慢吞吞的,如何能不著急?
她趕忙接過玉簡,本想彙報一下近些年的狀況,但葉舟壓根沒聽,直接把她趕回去修煉了。
沈細流只好滾回去。
她回屋開啟玉簡,一看就嚇一跳。葉舟給她的這枚玉簡叫做《丹論》,開篇是很傳統的丹道的敘述,但下面話鋒一轉,提出了一個相當令人震驚的思路:用丹藥代替日常修煉,彌補內丹難以修行的不足。
老實說,這個想法並不新奇,甚至還有些老套——丹道本就是仿照內丹的修行,而創造出來的外丹一道。但在現實中,丹藥並沒有真正履行這個職責,更多的是作為“藥”存在,而非“丹”。
原因也很簡單,內丹由經脈輸送靈力,丹田日夜打磨,不是外丹可比。就算真的有人一門心思花了幾十年熔鍊,也不能保證服下後能與自身融為一體。
所以,丹藥如今最大的作用還是補充靈力、治療傷勢、改善體質。
可葉舟說,丹藥是先是丹,再是藥,應該回歸它本來的功能,既是作為外丹,輔助內丹的修煉。
他不是隨便說說,《丹論》中提出了比較切實可行的辦法:不是煉製一次性的服用類丹藥,而是像本命法寶一樣,煉製本命靈丹。
平時作戰時,本命靈丹可以在丹田內作為靈力儲備,修煉時,將靈丹取出放入丹爐煉製,不斷提升品級(境界?)。
如此一來,像沈細流這樣經脈受損的,或是資質差難以修煉的,便像是單腿走路的人多了一個柺杖,雖不如自然生長的肢體,可也能夠自立行走了。
沈細流深吸了口氣,緩緩吐出,反覆數次才勉強按捺下狂跳的心臟。她已經不是新人小白,在陌洲的這些年,她接觸到的都是底層的修士,很清楚這柺杖意味著什麼。
——從前沒有資格踏上修行之路的人,也有了登堂入室的資格。
這會讓所有人瘋狂的……頂級修士或許資質過人,不需要這些,可誰能保證親友團里人人都有此幸運,並且不會身受重傷呢?
不行,趕緊打坐緩緩。
沈細流靜了靜心,才繼續往下看。
《丹論》下面說,煉製本命靈丹,修為越低越好,最好從踏上修行之路開始就準備起來,這樣融合度更高。但如果後來煉製,問題也不大,關鍵在於每個人的情況不一樣,必須煉製出最適合自己體質的靈丹。
然後玉簡就到頭了,看起來只是起了個初稿。不過,沈細流作為弟子,享受了一把一對一的定製服務,葉舟已經給她把丹方擬好了。
沈細流再也等待不得,飛快開啟錦囊,果不其然,裡頭就是所需的材料。
她精神一震,立即埋頭鑽研了起來。
*
半年後,沈細流的本命靈丹小成。
她估算了一下,自己不用外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