葉舟一直覺得, 殷渺渺的很多想法和修士迥然不同。修士的一大特點, 就是信奉弱肉強食, 弱者被殺, 只是因為不夠強, 修真界本來就是很殘酷的地方。
實力第一,道義第二,正道人士和邪修的區別,僅僅在於前者更講道理, 更有良心罷了。像他這樣的修士,遇到被採補的可憐人, 最多救他們一命——這已經算是行俠仗義。
但她不是,她要給他們一條活路,讓他們好好活著, 活得像是個人。
師姐和所有人都不一樣。
葉舟沉默片時, 回答道:“為了讓他們活著?”
“這是一個原因, 但不是全部。”殷渺渺拿起幾粒堅果,慢慢剝開來,“我最近做的幾件事,目的都是同一個,你猜猜看。”
葉舟道:“我猜不到。”
殷渺渺並不在意,問道:“你覺得,神器坊的東西標準統一後, 會有什麼樣的結果?”
葉舟畢竟是去柳洲戰場待過的人, 稍加思索就道:“作戰時會配合得更好。”
凡人的戰爭是千軍萬馬一起衝, 講究團體配合,陣型變化,要令行禁止,才能發揮出集體的最大力量。修士則不然,每個修士的能力不同,打法也不同,一般有兩種戰術。
一種是集體大戰。比如說,魔修放飼魔、魔鴉做衝鋒,道修這邊就讓法師、不是,法修們施展法術,清開一個突破口,然後武修們衝過去近戰,符籙師掩護,陣法師守門。
別看這種打法和遊戲差不多,實際上非、常、少、見。因為遊戲裡隊友有傷害豁免,現實裡可沒有。
只要放大招,十有八-九會坑到己方隊友。
場面一旦混亂起來,連自己打的是誰都不知道,萬一對方再來個大佬,一個大招下去,集中在一起只能抱團去黃泉,白白給人送菜。因此,如非萬不得已,修士們一般不會搞這種大場面。
主流的戰術是戰鬥小隊,約十人左右,配置較為完善,一般是武修、法修、陣修或符修,修的功法也是多相生而非相剋。
過去,戰鬥小隊面臨的問題有兩個:一是臨時分配,彼此不熟,無法準確發揮出實力;二是很多人沒有類似的團隊作戰經驗,大部分修士們結伴去歷練,基本都是兩三個人的配置,進入不了狀態。
西洲沒有積分賽,很多修士獨來獨往慣了,根本不知道該怎麼打,這也是柳洲失利的一大原因。而大門派的修士多少參加過積分賽,有點經驗,表現頗為不俗,尤其是沖霄宗的謝雪、南陽、柳問三個人,刷了不少存在感。
可以想象,只要積分賽繼續辦下去,這兩個問題都能得到妥善的解決。
然而,除了人之外,法器的問題一直存在,卻始終為人所忽視。
試想想,戰鬥的關鍵時期,隊友問:“對方是個金丹,你的防禦法器能不能擋住?”
“可以。”這絕不是假話,它真的擋住過,那個煉器師也說能擋三擊。
但是,這個金丹比那個金丹厲害,兩下過來,法器裂了,而隊友們還沒準備好。
坑不坑人?
而當殷渺渺將抽象的“能擋下金丹一擊”之類的描述具象化,給出準確的數值,使用者就能更好地估量其價值,做出更合理的安排。
符籙也是,攻擊力有了具體數值後,就不會出現“有人覺得水濤符比較低階,隨手就用了,結果發現是大佬畫的,直接淹了半城”的意外事故。
不要笑,這種事真的很常見。
葉舟親身經歷過,因此十分看好殷渺渺的新措施。
但她說:“這是其一。我們用了這套標準後,你覺得其他洲會照辦嗎?”
“會。”葉舟蹙眉思索了片刻,卻道,“他們若是用我們的標準,未免……許是會重新制定。”
“不錯,很聰明。”殷渺渺誇他,“就算我們的標準已經深入人心,為了門派的尊嚴,歸元門和萬水閣肯定會重新擬定。這就是我當初為什麼把積分賽送給他們的原因。”
積分賽是全民參與,各大門派彼此都安插了眼線,防是防不住的。與其等到他們偷學回去改頭換面,不如她搶先下手,把人情塞到他們嘴裡。
現在,人人都知道積分賽是沖霄宗的,其他門派必須承這個情,還要誇她心懷大義。
得與失,向來不能看表面。
葉舟恍然:“那這次,師姐也打算這麼做?”
“這次做了也沒用,就算我白送給他們,他們也會以各地情況不同婉拒。”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