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黛玉有著一種天然的信任,便是一起生活多年的姐妹都比不上,這或許也就是人和人之間的緣分吧。
寧壽宮裡,太后已經等候多時了,黛玉一行進去行禮,太后急匆匆的叫了起,就讓身邊的奴才把五阿哥給抱了過去。
五阿哥一到太后懷裡就醒了過來,也不哭鬧,逗得太后更高興了。黛玉也覺得奇怪,小五和太后好像真是有些特殊的緣分似地,每次一到太后懷裡,哪怕是才睡著也會醒過來,也不哭也不吵,就靜靜的待著。
太后歡喜的抱著孩子,說:“五阿哥小臉兒又長開了些,更好看了。”
黛玉黑線,看太后這麼高興的樣子,怕不是因為小五長得更好看了,是長得更像孝莊了吧……
太后又熱心的問了五阿哥日常生活的情況,黛玉一一答了,太后聽後非常滿意,“弘昊你就教養得很好,五阿哥有你教養哀家也很放心。”
黛玉頭上的黑線更多了,太后這話說得好像小五不是她生的一般……
太后一個勁的樂呵道:“皇帝給五阿哥把名字也取好了,就叫弘昭。”
弘昭?如果她沒記錯的話,孝莊有個徽號就叫昭聖皇太后吧?而且太后娘娘,您怎麼只記得小五一點也不記得小六?
於是黛玉硬著頭皮問:“太后,不知道皇阿瑪給小六取的是什麼名字?”
太后頓了一下,淡淡道:“六阿哥皇帝取的名字是弘壽。”
弘壽?弘字輩兒的名字不都是從“日”旁的麼?怎麼取了個弘壽的名兒?
彷彿是看出了黛玉的疑惑,太后難得解釋道:“皇帝說了,只希望六阿哥能健康長壽,享受世間福祿,因此這名字不從日。”
黛玉聞言便有些明白了,順治爺死得早,這恐怕在康熙心裡也是一個難以越過去的坎兒。所以,在有了小六這個長得極像順治爺的孫子後,就移情到小六身上了。
弘壽似乎知道在說他似地,揮舞著手爪子咿咿呀呀叫得高興。
和弘昭不同,弘壽的性格就要活潑很多。沒人理他,弘壽就一直吵鬧個不停,弘昭估計是被吵到了,一巴掌拍到弘壽臉上,於是弘壽癟癟嘴,要哭不哭的,到底還是沒哭出來,安靜了下來。
太后看到這裡,噗的樂了,“到底有個弘昭能治得了你。”
咳咳,太后娘娘,你確定不是在說只有孝莊能治得了順治?不過看太后對弘壽不復之前的視而不見,黛玉多少還是鬆了口氣。太后和順治之間的恩怨她也略知一二,若是太后至今仍對順治心懷怨恨,並且把這怨恨轉嫁到弘壽身上,那就不好了。
黛玉可不管弘昭和弘壽長得像誰,便是他倆確實是孝莊和順治的轉世又如何?這輩子他們兩個只能是她的兒子!
太后心情好了,注意到黛玉身邊的一個陌生臉孔,不由得問:“林丫頭,你旁邊那丫頭是哪家的?”
小姐們和奴婢的穿著打扮不同,太后還不至於將惜春認作奴才。
黛玉拉著惜春上前,笑著說:“太后娘娘,這是奴婢外祖家的表妹,在家裡姐妹中排行第四,小名叫惜春。”
太后說:“哦,是賈家的姑娘?”
黛玉笑說:“四妹妹今年十五了,也到了該議親的年紀。原本是該參加小選的,家裡長輩憐惜,給她辦了免選。奴婢在閨閣中時,同四妹妹最是要好,所以這回就厚著臉皮帶四妹妹進宮,想沾沾太后娘娘的福氣。”
太后指著黛玉笑,對周圍伺候的幾個老嬤嬤說:“這個林丫頭,居然把主意打到哀家身上來了,真是膽大包天。”
狄嬤嬤笑道:“林側福晉真性情,倒是和宜妃娘娘的性子有些像。”
康熙那麼多的女人,太后最有好感的就是宜妃了。不僅僅因為宜妃的五阿哥是太后養大的,更因為宜妃那爽直的性子。太后出身蒙古,草原上的女兒大多是直率的性子,所謂物以類聚人以群分,自然也就喜歡和自己性子相似的人。
更何況太后初進宮時,沒少受董鄂妃的氣,所以,對於那種心裡彎彎繞繞太多的人有一種天生的反感。
狄嬤嬤這時候提起宜妃,也是偏向黛玉的意思。
黛玉感激的朝狄嬤嬤微微點頭示意,笑道:“奴婢也是仗著太后娘娘仁厚,不和奴婢一般見識,所以就厚著臉皮來求了。”
太后對黛玉的印象一直不錯,她嫁給老四這麼些年,從來沒聽說過她私下裡有做什麼不折手段的事,倒是被人針對的時候不少。太后年紀大了,老人家講究的就是個傳宗接代、子孫繁盛,黛玉進府頭一年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