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14部分

從林之孝口中吐出三個字來,孫嬤嬤頓時就癱軟在地,賈母的臉色也瞬間白了。從此再不提接黛玉進府之事。

☆、第三十一章 上京前

元容跟著靈真師太回京之後,不久,霍爾神父也提出了辭呈。大清的市場基本上穩定下來,霍爾神父決定回國佔領歐洲市場。

林如海從林府家生子奴才中選了十多個十二三歲的半大小子的,託霍爾帶去英吉利,安排他們入學。

霍爾神父這一年多來不僅教導黛玉知識,還擔任林如海選出的那批孩子們的英語老師。經過這一年多的強化學習,這批孩子已經能用英語進行日常交流了。

對於選中的這十多個孩子,林如海給了他們每戶人家十兩銀子。要知道,一兩銀子相當於後世五六百人民幣,這十兩銀子夠普通的五口之家兩年的嚼用了!林如海要求這些孩子們至少在歐洲待上三年,三年後返回大清,到時候再給他們每人五十兩銀子!

這樣的好事,眾人自然都是求之不得。

林如海準備三年後,等這些孩子回來,如果效果還不錯,那往後就每年送一批人出去。林如海希望用自己的一點微薄之力,盡力改變大清民眾對洋人的看法,希望越來越多的人能放眼世界。

兩位老師都走了,黛玉只好自己學習,她將更多的時間用於打坐修煉。她希望能儘早達到練氣期第五層,她盼望著練氣期第五層能給她一個驚喜。

**

修煉不知歲月流逝,轉眼就到了九月間,黛玉出了孝期。往日裡素淡的衣裳都被雪蝶收了起來,換上了才制的多姿多彩的新衣。

除服這天,賈府來人了,這回來的是賈璉。

賈璉能成為小輩兒中第一人,小聰明還是有些的,來之前,老太太找他談話了,從老太太的表現中賈璉敏感的發現有什麼不一樣了。以往老太太說起林家多少有點自持長輩的身份,如今卻有些小心翼翼的。

這也太奇怪了!

所以,賈璉這回對林姑父越發的恭敬了。

“皇上去年曾有言,讓林妹妹今年年底隨姑父上京拜見太后娘娘和宜妃娘娘。老太太說,姑父公務在身,定是要很晚才能啟程,路上肯定是要趕路的。林妹妹身嬌體弱如何受得了長途跋涉?因此,老太太說,不如讓林妹妹先啟程進京,在府裡休整一番,待姑父上京再隨姑父進宮,豈不是兩便?”

林如海思慮一番,賈敏對他下藥的事能不說出去還是不說的好,不然言官們又要說他後宅不謹了。如此一來,就不好接二連三的拒絕賈母了。況且賈母這番話也有道理,不如就讓玉兒隨賈璉先行進京,在賈府住上兩個月,也算是盡孝了,免了別有用心之人碎嘴。何況他也確實捨不得玉兒跟著他奔波受累。

賈璉看姑父的臉色似乎有些意動,又道:“若是現在啟程,到得京裡將將十月,正是一年中最涼爽的時候。若是隨姑父啟程,且不說京裡的冬天比江南冷的多,林妹妹忽然過去能不能適應。就說這一路上,不管是行船還是坐馬車,都夠冷的,若是林妹妹在路上有個頭疼腦熱的,也不好進宮拜見娘娘們。”

林如海還真差點忘了現在的交通不比前世了。

再一想,這個時代大戶人家的後院有哪個是乾淨的?從原主兒的記憶中林如海也知道,賈敏為了不讓妾室先她生下孩子可是沒少動作的。然而他們既然來到了清朝,就只能入鄉隨俗了,玉兒總不能一輩子不嫁人吧?因此,去賈府住段時間,多見識一下那些女人的手段,倒也是有些好處的。

於是點頭道:“老太太想得周到,便依此言。三日後倒有個好日子,就定在那日起身吧。”

**

既是確定了上京一事,有些事就要提前做好準備。

林如海琢磨了一下:“書上說林如海就只讓林黛玉帶了一個老嬤嬤和一個小丫頭就去了賈府,也不知他怎麼想的。我看還是多帶點丫頭婆子過去,人多了,賈母也不好讓你和賈寶玉住在一起,有個獨立的院子做什麼事總要方便些。上”

黛玉打趣道:“最好多帶點人去,咱們在京裡的宅子也該打理出來,要不然可怎麼迎娶元容姨姨呢?”

林如海也不接她這話,只說:“那些奴才的月錢、四季衣裳及一應用度都是咱們府裡出,並不花費賈家的,也不怕人說閒話。人多了,所幸自己開個小灶,採買什麼的都讓咱們自己的奴才去做,也免得有人在裡面動手腳。這事我會跟賈璉說,再跟賈母信上提一下也就是了。”

黛玉大方的饒過了父親這一遭,笑眯眯的點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