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36部分

金。說的有鼻子有眼的,這是要把林如海往死了整啊!

林如海想去事發現場看看能不能查到什麼線索,不過考慮了一下,還是打消了這個想法,這當口他但凡有一點舉動,指不定就有人說他要畏罪逃跑了。沒奈何,只得在衙門裡等訊息。

“孃親,爹爹今天還是沒有回來嗎?”雖然黛玉覺得康熙不至於那麼腦殘,別人說一句爸爸是亂黨他就信了。不過考慮到這是在大清朝,是講皇權不是講證據的時代,特別是清朝的統治者一直以來都特別忌憚明朝餘孽,只要是和反清復明扯上關係的,那是寧可錯殺三千也不可放過一個。黛玉真擔心康熙在關鍵時刻犯二。

元容把臉上的擔憂強壓下去,擠出一絲笑來,“玉兒是不是想爹爹了?要到年底了,老爺衙門事情多,玉兒要是想爹爹了,等老爺忙完這段兒,再好生陪陪玉兒。”

元容只當黛玉不知道呢,其實在林如海接到訊息的那天黛玉也就知道了,是林如海告訴黛玉的。在這個陌生的年代,父女兩個只有彼此相依為命,也只有彼此可以完全的信任。林如海不可能將這樣重大的事情瞞著黛玉。

對於元容的隱瞞,黛玉知道她是好意,因此也就裝作毫不知情的樣子,閒聊了一些別的事,就回自己屋子了。

將自己關在屋子裡,不允許任何人進來,黛玉煩躁的走來走去,她真是太沒用了,完全幫不上忙。本來黛玉也想過,老爸不好親赴現場,不如她喬裝一下去暗地裡查探。

可是柳氏那裡也到了緊要關頭,她已經懷胎八個月,都說七活八不活,如果要動手,懷胎八個月上是“最佳時間”!黛玉從來都沒有放鬆過警惕,書上不是經常這樣寫嗎,在你以為沒有危險而放鬆警惕時,往往危險就會降臨。

那天,黛玉提出要喬裝打扮去探查情況時,林如海堅決的反對了。要是在上輩子,交通發達,通訊也發達,有著成人思維的黛玉哪怕頂著個孩子皮,林如海也能放心讓她到處走動,再遠也不擔心。

然而,這是在三百年前的清朝,交通不發達,通訊基本可以視作零,山賊、強盜、流氓什麼的又很多。就算黛玉有修為傍身,到底也只是強身健體、跑的快一點、力氣大一點而已,會的幾個符篆也多是輔助性的,沒有絲毫的攻擊手段。在這樣的情況下,林如海又如何能放心黛玉隻身出去呢?

更何況,他總覺得這事不像是單純的海盜所為,或許就是一個精心安排的陰謀。那麼,在事故現場,說不定早就佈置好陷阱了,林如海又如何肯讓黛玉去冒險呢?

最重要的是,林如海對這次事情結果的預想並沒有達到最壞的境界。

林家才和張家聯姻,林如海和張英都是康熙極看重、極信任的人,如果把他當做亂臣賊子辦了,那張家也是逃不了干係的。想想歷史上的張家,張英、張廷玉父子在康熙、雍正、乾隆三朝深受帝王寵幸,尤其是張廷玉,是有清一代唯一一個配享太廟的漢大臣!

所以林如海相信,事情還沒有壞到那一步。

除了那種最壞的結果,其他的也不過就是罷了他的官,依照康熙戀舊的程度,估計沒兩年就又會起復他。林如海對於做不做官其實並不是很在乎,只是在這個官本位的時代,能當官總比不當官要好。

林如海將這一切一一分析給黛玉聽,黛玉也勉強聽了進去。就算老爸猜錯了,最壞也不過就是抄家滅族嘛。她有迷神符在手,總是能迷惑、拖延住來動手的人的,有那時間,足夠他們逃出大清領土了。

黛玉不介意把事情往最壞的情況想,只有把最壞的情況都考慮進去了,事情真正發生的時候,才能不慌不亂,坦然面對。

深深的吸氣、吐氣,焦慮的心慢慢平靜下來。是的,最壞也不過是離開大清罷了,沒什麼好擔心的。

走到書桌前,倒了幾滴水在硯臺裡,拿起放在一旁的墨條,專注的磨起墨來。隨著手臂機械的運動,有一種寧靜的氣氛蔓延開來,心,也靜了下來。

提筆在紙上寫下:康熙四十年八月。這一年曆史上似乎沒有記載什麼大事。又提筆寫下:康熙四十一年。

康熙四十一年?等等!

黛玉忽然想起一事……

☆、第七十八章 滿漢之爭

康熙四十一年,這一年康熙應該會南巡,但是走到德州的時候,太子生病,康熙召索額圖至德州侍疾,留居月餘,直到太子病癒才一起回京。

因為這件事,康熙結束了當年的南巡。而第二年,也就是康熙四十二年五月,索額圖被康熙拘役,當年九月死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