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51部分

你們都笑個**呀!”

幾位會油子在私下裡放小話:“說得對,不就是笑的**呀。”

散了會,楊小建回家,正好遇見了他老婆于傑紅和于傑萌到鎮上買東西回來,就沒好氣地教訓她們說:“以後說雞不要帶巴。”

這話是說給小姨子聽的,老婆于傑紅卻不明白,更看不慣他那自恃高明居高臨下的樣子:“什麼說雞不帶巴,你是啥意思?說雞帶巴又咋了?”

于傑萌知道了姐夫的意思,就紅著臉對姐說:“姐,別說了。”

“啥別說了,非要聽他的?就是要說雞帶巴。”

此時,三人已走進了自家的院子,楊小建見老婆硬逞能,就睹氣回擊道:“你能你帶就是了。”

“**,**,**!”連喊三聲,于傑紅喊了三遍,才忽然明白,大罵:“你們男人,個個不是東西!”

嘰!

當眾說了錯話,給人留下笑柄,又經電視一傳播,于傑萌就在鎮裡更不被人瞧得起了,特別是廣播站的小王。小王是鎮裡的廣播員,又會寫報道,人長得也不錯,所以,她就不服於傑萌的氣。看到于傑萌出了洋相,很是解氣。那天若是派小王去陪電視臺的記者肯定就不會有事了,這叫小王心裡很不是滋味,況且小於又是楊小建的小姨子,更是心裡難受。而這一次,小於被出了一次洋相,而且徹底暴露了她驢屎蛋子外面光的本來面目,這怎能不叫小王大快人心呢。

這當兒,縣委為了打雉水縣的牌子,要大樹雉水縣的形象。樹形象就要讓媒體大造雉水縣的與論,縣委給各單位分配的都有指標任務,要求一年要上報紙、電視、電臺多少多少篇稿子。縣委宣傳部也在宣傳系統的所有單位召開了專門會議,要求各單位都要為雉水縣的改革開放大好形勢鼓與呼,而且不是停留在一般的號召上,而是要立下軍令狀,說到做到。廣電局、文化局的領導上臺說保證要在市以上的報刊上50篇文章或電視廣播稿。立了軍令狀,他們就又召開專門會議進行分解。于傑萌在文化站站長會議上也簽字畫押,保證文化站最少要上5篇文章。

可是,憑著小於肚子裡的那點貨,她用啥麼辦法能在市以上的報刊上發表5篇文章呢?小王也在等著看她的笑話。那天小王廣播過天氣預報後,她與值機的小秦又在議論著小於立軍令狀的事了,她打著毛線衣坐在她播音的位置上,笑著說:“就她那金玉其表,敗絮其中的那個樣,還寫5篇呢,一篇也不篇吧,寫‘小老鼠爬缸沿’還差不多。”話未落音,汪全跑了進來:“你們啦家常怎麼不關機?”小王一驚,這才想起來廣播結束後沒有關話筒,他們的談話讓全鎮的老百姓都聽到了。好在,小王沒點名道姓,不然的話可就又要惹大麻煩了。嘰。

就這,小於還是知道了小王在廣播上議論的就是她。小於就賭一口氣,非要親手寫出文章登出來給小王看看不可。可寫什麼呢?這時候想到她的姐夫楊小建在父親去世時還在為鎮裡工作,就寫了一萬多字,親自來到額家,對額說:“老站長,你無論如何得幫幫我,不然的話,這面子真沒地方擱了。”小於很痛苦地說出了她的難處。

既然小於開了口,額也就不好意思不幫她這個忙。就說:“好吧,別的忙額幫不了,這點忙額還是能幫的是。你寫的東西先放這兒,明後天你來拿就是了。”小於就很高興地回去了。

小於走後,額便開啟了她的文稿,只見那文章如懶婆娘的裹腳――又臭又長,一萬多字,密密麻麻,卻又空洞無物,還拉著大架勢,仿照著**《紀念白求恩》的文體模式,寫得跟真的似的,笨得題目也是模仿《紀念白求恩》,取名“紀念楊小建”。文中寫道:

“楊小建是雉水縣長青鎮的一名**員,四十多歲了。為了幫助長青鎮的經濟發展和改革開放,不遠十二里(楊小建的家距長青鎮十二里路程),來到長青,不幸難以照顧家中老父,老父也為支援兒子的工作因病而故,犧牲了八十多歲的生命。而他在此時也未因父親病故而影響工作,在為其父辦喪事期間還不辭勞苦地晏請銀行行長,為發不上工資的教師、鄉鎮幹部們貨款。一個外鄉人,為了給長青的百姓辦實事,而忍受喪父的痛苦,這是什麼精神?這是顧全大局的精神,這是捨己為人的精神,這是孔凡森式的精神、、、、、”額靠,這也叫文章。

本來嘛,改個新聞報道,對額來說也是小菜一碟的事,木有想到她寫了上萬字,卻全是狗屁通天,讓額無法下手。氣得額連罵三聲:“放狗屁,狗放屁,放屁狗!”

隔了兩天,于傑萌還真的來了,並買了一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