買一棲身之所。有沒有好的房子,價格又如何。
哦。想在此長住,好哇,咱這空房子挺多的。不知,先生,是想要小的還是大的。
這小是怎麼講,這大又怎麼說。
這小呀,上有住房,下有廳廊。
這大呢,是獨門獨院,有貨房、管事房、貨計房、左右四套廂、有上主房和門廊。
這價格呢。
這小的要一百塊,大的怎麼也得一千塊。
林梵說,我是從南邊來的,你看我這些夠不夠,林梵並不知道身上這些鈔票在這個時代究竟能買到什麼。
林梵從兜裡掏出那一疊錢來。
呵呵,先生,這是什麼,老闆看到林梵從掛子內掏出的竟然是一韃紙幣。
先生,原來不知道嗎,這是邊城,這裡一直用兩種貨幣,一個是銀元,一個是盧布。在有就是金條了。你這在這不值錢的。
林梵說這是國家發行的,怎麼到這裡反到成廢紙了。
老闆走到門口往外看了看,叫夥計去門口待著,看到有什麼閒人招呼一聲。
走到林梵面前,說,先生,這種票子,在你們南邊也許能買東西,可是這裡卻沒有用。我也知道這是國家發行的。可是在這沒用。想用必需去商行兌換。在這最方便的是盧布和銀元,
你想買地、買房、買皮子等等吧,咱這是跟毛子做買賣,所謂一方經商用一方貨幣,這話只能在這說說,不能讓政府的人知道,你手上拿的這些一萬塊只值1元。就這些錢也就能買一個小房子的。
第三十一章有錢是爺
林梵這回可算是又二了一次,早知道,拿這錢時,連那幾根金條都拿了。
那麼金價比又能換多少。
一根二兩金條可以換一百塊銀元。也就是說能換一個相當不錯的院落。
老闆聽您這麼說,我手上這些票子要去哪換呢。
先生這些可以拿到貨行,就可以換成盧布或者銀元。
那行,既然,我想在這找一宅院,以後就肯定會經常來打擾,我先告辭。
林梵準備出去了,走到門口,林梵轉身對老闆說,你看我頭一來,很多地方不太熟悉,這剛下火車也沒個行禮,這邊真是冷呀,我這一身單衣的,要不讓店夥計,先陪我逛逛的。你看行嗎。
老闆很客氣的說道,怎麼不行,現在還不到上午兒頭,我跟夥計吱應一聲。
柱子,你跟先生去挨家走走。上午兒頭回來。
林梵跟夥計繼續向前面的店面走去,關上門,老闆,哼了一句,棒槌。
林梵和夥計來到一家印著衣牌的店前,不用猜肯定是賣衣服的。
進了門,門內正在收拾東西的夥計,看到是隔壁的柱子,走上前來說,喲,稀客呀,你東家放你出來透氣了。柱子走到這傢伙計前,小聲的說到,這是外地來的棒槌,用眼神別了一下,哦、哦、哦,這傢伙計就知道是怎麼回事了。
這倆玩意嘀咕什麼呢。看眼神,把我當二貨了。想宰我唄。林梵看了一眼就知道了。
那先生想買點什麼,你看我這什麼衣服都有。
林梵瞧了一眼,還什麼都有,但也不外乎就是皮襖、皮褲、棉襖、棉褲、棉帽子、棉鞋、褲腰帶,還有一些個麻繩子,應該也是用帶當腰帶的東西,也沒什麼好東西,林梵看到竟然還有毛子穿的大呢子,但這些東西都是二戰時淘汰下來的,不過這些東西,60年代時正是頑主們的穿帶,那時主要流行區域就是哈爾濱和北京,其它地方的人也沒有見到的機會。
不這這總種東西,滿洲里早就有了,為啥沒人穿,主要天太冷,到了冬天穿這個根本過不了冬,只有大棉襖,一直到腰的大棉褲,一伸到手臂的棉手套,只露兩個眼睛的棉帽子,一套到膝蓋的氈嘎達,這才是標準當地冬天的裝扮,差一點就是另類。
雖然現在還沒有到三九天,可是那時的冬天還是很冷的。家家戶戶都睡火炕,廚房點爐子,大鍋燉肉菜,燒酒炕上來,媳婦被裡蓋。這就是冬天的礦區生活。
林梵挑了幾件,然後將手裡的錢給了夥計,夥計一上手,一看,喲,內地票,先生你這是剛來,還不知道這不太流通這種票子,要不給你換了。
林梵說,你看著辦吧。夥計拿起這一百多萬,扔進抽屜裡,然後拿一百塊銀元來,先生,這些衣服二塊,給您這剩下九十八塊,林梵接過來,這些用紅紙包裹的銀元,唉,一百萬換了一百塊。真是什麼物價呀。然後又拿出兩塊,分別給了兩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