讓林梵有時間也給他們做一套。
又看到林梵這一早上出去,就整整拉回來三車的焦煤。眼睛都放光。
為啥,雖然礦區是產煤的,但產的是亮煤,而且當地的煤價也不便宜,北鎮上的人,一冬最多買一車好煤,剩下做飯啥的都燒煤泥,就是煤和泥巴的混和物,這種東西,裡面還參加了牛糞和草料。
比亮煤燒的時間要長,焦煤是相當好的,勁猛,很容易燒化爐篦子。
礦上是產亮煤,而這種焦煤是打鐵或鍊鋼用的,但用這個燒炕是最好的,火力大,熱的快,前火用焦煤,後勁加亮煤,一休不斷熱力,不像其它的,前半夜熱,後半夜就涼透了,早上起來這屋裡凍的,就剩被窩是暖和的了。
平常百姓也不敢買這個,火大了在把爐蓋子燒化了,雖然這焦煤灰份少,但價格貴的離譜,像林梵這一車,少說一塊錢,三車就是三塊錢,夠燒三年的了。
如果光是煤,仙婆還真不當回事。
可是剩下的幾天,林梵就像變戲法一樣的,在刺激著仙婆那個脆弱的心臟,仙婆天天就趴在牆頭,就看到貨站的夥計,一天拉來一大車的傢俱,都是上好的硬木傢俱,四方八仙椅,紅木的炕桌,柞木的四件套箱,上好的針子松大櫃………
這傢俱和傢俱也是有區別的,光板的和雕花的就是兩個檔次,雕花的不加銅川,還差一層。而且又加雕花又上銅川的還上了漆,哪就不一樣了,上全漆的也分彩漆等,比如你雕花,樹是什麼顏色,花是什麼顏色,人物,人物身上穿戴,這些都得用不同的顏色來表現出來,而且,雕花也有分別,整體雕花和只雕一部份價格也差很多,而林梵這些傢俱全是一水的整體雕花,蓋和箱都用不同的花,這些龍、鳳、人物、山水都統稱雕花。
林梵這房子沒有電,林梵又將電公所的工人請來還給拉了電。
最主要的林梵還弄了臺電唱機,還有電匣子。
又找來粉刷工給屋內外,全都粉刷了一遍,更誇張的是林梵竟然弄來了紅磚,將土牆內又砌起了一層,這叫坯包磚。
然後又做的粉刷,又找瓦匠重新搭了火炕,正宗的朝鮮大炕,不光這樣,林梵這屋裡不光是地熱,林梵將牆壁做了夾層,當時也難為了瓦匠,林梵讓他做成四圍火牆子,瓦匠說用得著這樣嗎,這是住人還是烤麵包呀,這麼整完,完全就是烤箱嗎。
不過人家給錢,咱一干活的,讓咋幹就咋幹唄,而且林梵搭的上下炕,就像後世的地熱,下了地也是熱的,又在屋的旁邊,蓋起了一間專門燒火做飯的廚房,在正屋做了間牆分出三間屋來。
由於天冷幹活時,是一邊搭火燒泥,一邊砌房,這耗的工和料要不少錢。比夏天要費事。這還只是房子。
飲食上林梵從來不糊弄,買了整羊和成袋子湖魚,湖蝦,整豬,還有牛肉。各種本地能搞到常用蔬菜,林梵又在晚上硬砸出一個地窨子,用來儲存這些。
開始時,仙婆還不知道這房是自家蓋的,啥時候又有一個地窨子了。
林梵喜歡西餐又到市區買來,毛子麵包和奶油,蜂蜜、果醬、糖、酒。
仙婆算了一下,這些東西加起來,沒有上千銀元根本不夠。
仙婆總算是見到啥叫有錢人了。這家外面看就是普普通通的大泥房,可是進來一看這簡直就是天堂呀,這些還都是家庭必須所用。
就看林梵那炕上鋪的都是整張的熊皮,熊皮上面是鹿皮,光這兩樣東西就是冬天睡在雪地上也不冷,更何況是放在火炕上。真是燒包呀。
而且鹿皮上面又加了三層鋪蓋,坐在上面真軟和,那蓋的都是加了大暱的,裡面套了棉花的軍用被,餐具更誇張,酒壺是銀的,銀筷子,銀盤子,銀勺子,銀碗,就連茶壺還有茶具都是一水銀的。
間隔出的裡屋和外屋,裡屋是用小羊羔皮蓄的毯子,就這麼光著腳踩著。真是浪費呀。外屋鋪著紅松地板,上面還鋪著狼皮,架子上擺著各類吃喝的東西,內屋裡噴著香水,可好聞了。房子裝飾完,林梵請房東兩口子來見識一下,林梵也想氣氣這個勢力眼,仙婆從來沒在這樣的屋裡坐過,這還是頭一次,聽著電匣子裡的廣播,喝著用銀茶具,裝的奶茶,在嗑著毛客、花生,這樣的生活實在太美了。
他家老拐沒事一到晚上,就往林梵這跑,不到後半夜都不帶回來的。每次回來小臉紅撲的,鑽進被窩就和仙婆說,看人家這日子天天小酒喝著,頓頓都有肉。我這隻有過年才能吃上頓肉。還有這屋也太冷了,老婆子不如我們把咱家妮,許了小梵吧,有了這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