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到這裡。白文靜才現四周地眾人還在直愣愣地等著自己繼續演講呢。一名聲音很好聽地女醫生好奇地問道:“那沒有了儀器幫助。我們又如何知道病人什麼時候恢復生命機能。又如何掌握藥劑劑量呢?”
“這個……”白文靜想了想。到是知道當年曰本外科醫生們是如何做地。上個世紀九十年代中後期雖然還沒有現在這麼高科技地醫療裝置。但是最起碼地心電儀器什麼地都還有。原始地裝置照樣可以使用。但是現在除了一些小醫院還使用這樣舊型號地裝置之外。大醫院卻是隻能從廢舊倉庫中去找了。
但是眼下莊園範圍之內顯然沒有備用的儀器裝置。白文靜只好微笑說道:“不好意思,對於西醫來說。如果沒有了儀器幫助,似乎就只能憑藉自己的行醫經驗和感覺了……”話音未落,在場的眾人都是一陣失望。
白文靜又道:“西醫這個時候只能依靠經驗,但是我這邊有一套中醫的技法,如果大家有興趣的話,不妨簡單的學習一下。”
聽到白文靜這樣說,在場的醫務人員都不免好奇起來,要說起來最近一段時間國際上關於中醫地話題鬧得沸沸揚揚,主流地爭論點都是在科學性與否的問題上。當然,要想給一件事情找到相關又說服性地依據並不是什麼難事。再加上很多在國際上著名的中國醫生這時也忍不住站出來,把一些中醫理論與現代科學相結合,產生了諸多強力而又有例項的證據,來證明中醫的科學性和有效性。
但是這些年來中醫一直都在走下坡路,想找到幾個有真本事的中醫,特別是有國際知名度的還真是難比登天,所以有利於中醫的聲音還顯得十分薄弱。可儘管如此,一切都向好的方向展。
最起碼中醫學這門醫學理論已經被世人所注意,與西醫結合更是可以得到意想不到的收穫,所以在場不少人到是對這門“新學科”報以很大的興趣。
與此同時,大家看向白文靜的眼神也生了變化,顯然大家這才想起來這個年輕的中國醫生之所以出名,很大的原因是他精通中醫技法的緣故。
現在真佛就在眼前,一旁的專家們也忍不住向前幾步,希望能夠聽地更真切一些。
白文靜再次更換手套,一隻手開始給蘇爾坦親王切脈。另外一隻手則按照心跳頻率開始繼續壓迫收縮,然後說道:“中醫中四門技法,望、聞、問、切,這個切,就是切脈,又稱作號脈。而號脈號的是脈象,中醫就是透過脈象來診斷病情。”
見眾人一臉求知的卻又掩飾不住深深的疑惑,白文靜繼續說道:“脈象是脈動應指的形象。脈象的產生與心臟地波動,心氣的盛衰,脈道的通利和氣血的盈虧直接相關。所以,心、脈是形成脈象的主要臟器。氣血是形成脈象的物質基礎。同時,血液循行脈道之中,流佈全身,執行不息。除心臟的主導作用外,還必須有各臟器的協調配合。正所謂肺朝百脈,肺氣敷布。血液方能佈散;脾統血,為氣血生化之源,血液靠脾氣的充養和統攝得以執行;肝藏血,主疏洩以調節血量;腎藏精,精能生血,又能化氣,腎氣為各臟腑組織功能活動地原動力。故能反映全身臟腑、氣血、陰陽的綜合資訊。當臟腑、氣血生病變後,必然從脈搏上表現出來,呈現病理脈象。成為診斷疾病的重要依據。”
說到這裡,白文靜也開始靜下心來感受著蘇爾坦親王那人工地脈象,體會著自然的脈象與自己手動的有什麼不同。
這時蒙塔沙利醫生已經把外迴圈裝置扯掉,開始恢復正常的血液迴圈了。在感覺心臟縫合狀況良好的基礎上,白文靜又開始命令逐漸的恢復病人體溫。
然後一邊號脈,一邊氣定神閒的講述中醫關於“切”的相關知識。
在中國,中醫早期的切脈方法比較複雜,要切按頭頸、手、足等多處部位地脈動。以後逐漸簡化為只切按手腕部的脈搏,稱為“寸口”診法。在這短短寸許長的脈動部位上。古代醫家做足了文章。他們將腕橫紋向上約一寸長的這段脈動分成了三“寸、關、尺”三部。
左右手的寸、關、尺部位分屬不同的臟腑,認為可以反映相應臟腑的病變。其中右寸反映肺的情況,右關反映脾胃,右尺反映腎,也就是命門,中醫中把腎視為人體最重要的部位,認為腎是第一個誕生地器官,也是影響諸多病症的關鍵;而左寸反映心,左關反映肝。左尺反映腎與膀胱。
白文靜說道:“仔細觀察。大家可以現,遠端的寸部對應的是人體最上部的心、肺。也就是上焦。呼吸與迴圈系統;中間的關部,對應肝、脾胃,則是中焦,消化系統;近端的尺部對應腎、膀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