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後,也就是1988年臘月廿八,王樂義的堂弟王新民從大連帶回來1公斤頂花帶刺的鮮黃瓜。寒冬臘月裡這幾根水靈靈的黃瓜讓王樂義眼睛一亮:這不正是一條致富的好門路嗎!當打聽到黃瓜產自遼寧省瓦房店市時,他再也坐不住了。
春節剛過,他就帶著乾糧直奔瓦房店,可人家技術就是不外傳。
王樂義三下關東,終於感動了人家教他學會了技術。可回到村裡,老少爺們兒怎麼也不相信光曬太陽能種出黃瓜來?頂著壓力,冒著風險,王樂義帶領著三元朱村的17名黨員幹部建起了第一批冬暖式蔬菜大棚。
12月底鮮嫩的黃瓜上了市!到第二年5月初,17個蔬菜大棚最高的收入達到3。o3萬元。在當時人均收入只有幾百元的三元朱村,一下子冒出了17個“雙萬元戶”!
到第二年,蔬菜大棚種植便迅鋪廣開了。
自此以後,山東壽光蔬菜種植逐漸走到了全國的前列,以至於後來展成為了全國最大的蔬菜集散市場,成為“中國蔬菜之鄉”。
“呵呵,對不起了。中國蔬菜之鄉從此易名了。”張揚眼神迷離,臉上浮現出笑意,開始思考起如何實施大棚蔬菜種植?
二伯一段時間沒有聽到澆水的聲音,覺得有些奇怪,回頭看了一眼正在走神的張揚,以為張揚到地裡幫忙的新鮮勁過了,便道:“張揚,你去憩著吧,這活不是你這種小孩能幹的。”
“喔。”張揚回過神來,微微一笑,放下手裡的桶,道:“二伯,我有辦法讓你在明年就成為萬元戶,不僅如此,我還能讓全南江縣大多數人都成為萬元戶。”
“真的?”二伯臉上浮出笑容,道:“如果真是這樣,那必定是菩薩轉世。”
“你就等著瞧吧。”說完,張揚飛快地跑出菜地,直奔家中。
“這孩子。”二伯心痛地看著不小心被張揚踩壞的油白菜苗,無奈地搖了搖頭。
——————————
南江縣一批接一批的港資企業來考察,這些都是政績啊!
縣委、縣政府班子成員,特別是書記、縣長“一把手”,高興地不得了。元旦節的時候,縣委、縣政府專門邀請市委、市政府領導和前來投資落戶的企業老總一起參加,專門舉辦了一次聯歡性質的慶功會。
那個場面熱鬧啊,連地區委分管經濟的副書記都突然親自參加了。
慶功會上,眾老總全部來齊。但是,對郭德兵的態度熱情得不得了,其他人都不大看得上眼。地區、市、縣、鎮四級的領導都知道做出這一切的便是一個小小的副鎮長,也知道企業老總們都是衝郭德兵去的,有人讚賞有加,有人則懷恨在心。
其實,他們都不知道,這些老總們實際上是衝著郭德兵背後的人——張揚去的。
此時的張揚只有五歲。這些老總們並不知道其中的內情,很多老總們都透過分析,認為郭德兵背後的人必定手眼通天,希望搭上郭德兵這條線,獲得背後人物的支援,從而得到更多的投資機會。當然,事先留下一個好印象,以後說話也方便。
1月中旬,南江縣再次接待了一撥奇怪的港資投資者。
這些投資者投資的是農業專案,可是,這些人穿著嶄新的名牌西服,臉色白淨,根本不像是搞農業專案的人,一點也沒有農村人的影子在裡面,甚至比城裡人還像城裡人。
特別是那個帶頭的人,叫什麼殷總?給人的感覺,高高在上,滿身匪氣,很不舒服,一雙眼睛裡充滿煞氣,顯然不是善類。
而這些人談的偏偏是農業專案。
恰好在吃中午飯的時候,有人沒有認出蒜苗和蔥的區別,鬧了個大笑話。
“這其中肯定有詐!”分管農業的副縣長黃志懷更加堅定了自己的判斷,便將這些人來南江縣談專案的訊息給耽誤下來了,沒有上報給縣委書記、縣長。
下午的時候,雙方人繼續談判,黃志懷已經無心談判了,提了很多苛刻的條件,以此來變相拒絕來人的投資要求。但是,投資方卻擺出了非要來此投資的架勢,雙方爭得面紅耳赤,鬧得很不愉快。
下班吃飯的時候,黃志懷以自己有接待為由,離開了縣政府小會議室。
這撥人其實是張揚安排的。自他們到了南江縣後,張揚便與六伯一道到了縣裡,藏在幕後,坐陣指揮。
很快,張揚便知道了縣政府黃縣長的不滿態度,本以為談判會很順利,卻不料鬧了這麼一出,連晚飯都沒有安排。張揚趕緊給郭德兵打電話,讓這撥人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