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阿姨,這些報紙有沒有用?”三溪鎮聯辦廠財務室,張揚看到一個紅漆玻璃櫃裡,整齊地碼著的厚厚一沓過期的報紙,從最上面一張的日期看,這沓報紙都是今年內的,眼睛一亮,問媽媽郭珍的同事、三溪鎮聯辦廠的出納林海平。
林海平今年二十五歲,比郭珍小兩歲,正在與場裡的技術骨幹楊鋒自由戀愛。在張揚的印象中,他和楊鋒明年就要結婚了。
林海平見同事的兒子問自己,雖然有些奇怪這麼小的孩子拿報紙來幹什麼?或許是疊紙玩吧,笑著道:“這些報紙都是以前的報紙,沒什麼用,等年底了賣給廢品回收站。你喜歡就拿幾張去玩吧。”林海平沒把這個小孩當回事,以為張揚本來就只是玩玩,等膩了自己就離開了。因此,林海平只是簡單交代了幾句,便埋下頭專心地算起帳來。
張揚聽林海平如此說,心頭歡喜,趕緊開啟玻璃櫃,把裡面的報紙分幾次搬到沙上,看了看上面的日期,把每個月的報紙進行了簡單的分類,一張一張翻找起記憶中關於幾個重要事件的報道。
報紙的寬度展開來,比張揚雙手分開的寬度還要寬,豎起來只比張揚的身高矮一點點兒。張揚只有把報紙攤在沙上,每翻一張報紙都要橫跨兩小步,確實有些吃力。
但是,張揚卻樂在其中。這是張揚計劃中的第一環,必須說服父親。而張揚知道自己的年齡因素,人微言輕,空口無憑。於是,張揚便把今年內的報紙找出來,結合報紙把天下大勢給父親說明白,相信父親會明白。
事急從權,如果到時候自己被父親當作天才或是妖怪,也顧不上這許多了。
過了一陣,林海平算帳有些疲憊了,抬頭將筆帽習慣性地放在嘴邊咬了咬,才現張揚還在孜孜不倦地翻著報紙,特別是那股專注勁,好像他真看得懂似的。而在張揚的另一側沙上,則整齊地疊放著幾張報紙。
作為四歲的孩童,不去堆泥巴,不去捉迷藏,卻如此吃力而又如此認真地翻著報紙,確實讓人難以理解。窗外的陽光照到張揚的身上,給人的感覺這孩子特別的成熟。林海平對張揚關注起來。
“譁——”報紙又被張揚翻過一頁,張揚的眼珠子定格在鄧公的一張照片上。張揚裂開嘴浮現出欣喜的笑容,然後吃力地將報紙摺疊起來,將鄧公的頭像放是摺疊好的第一面,然後又繼續翻找起報紙來。
翻過沒用的報紙,放在一邊,張揚同樣疊得整整齊齊。
林海平帶著好奇心走過去,拿起剛才張揚摺疊好的報紙,看到新聞標題是《鄧公南下視察深圳和珠海等經濟特區》,這可是政治大事件。
1984年,在改革開放的這部史書裡,註定是一個重要的年份。1月24日至29日,鄧公親自行走在珠江兩岸,次觀看了自己設計的作品,並親自為孫圳題詞:“深圳的展和經驗證明,我們建立經濟特區的政策是正確的。”可不要小看這題詞只有短短兩句話,對深圳來講,這可就是尚方寶劍,可以大膽放開手腳幹;對全國來講,卻是一次思想大解放。
報紙上的報道很簡單,只是客觀地說明了這樣一件事。然而隱藏在報紙背後的風起雲湧和刀光劍影,且是林海平等生活在基層的凡夫俗子所能看懂的?她好奇帶著試探地問道:“鄧公視察深圳?這對改革開放什麼用?”
16977小遊戲每天更新好玩的小遊戲,等你來現!
………【第六章 看報小天才】………
(感謝yeshumiao打賞5oo起點幣,大家不要忘了收藏和推薦喲。I。)
張揚專注於眼前的報紙,已經忘記了自己是一個四歲孩子,忘記了把自己的秘密隱藏起來,拿著報紙侃侃而談:“這是鄧公第一次南巡,是一次真正意義上的思想解放,結束了一直以來對是否辦特區的爭論,堅定了特區人改革開放的信心,同時也加快了特區對外開放的步伐,推動了社會主義事業的進一步展。”
這是後世對這次南巡的蓋棺定論觀點,張揚用來評價鄧公第一次南巡的舉措,與當時的對外宣傳報道口徑大不一樣。況且,從張揚的話中,點明這是鄧公的“第一次南巡”,意思就是說,除了這一次,還會有“第二次”,或者更多次?
林海平不相信這是張揚口中說出的話,奇怪地問道:“這是你老子平時教你的?”
“糟了。”聽到林海平的話,張揚才意識到剛才自己說錯了話,趕緊放下手裡正翻找著的報紙,轉過身注意觀察著林海平的表情,猜測她平時應該很少看報,便小心地組織著措詞,解釋道:“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