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1部分

地方不好下手,也無礦可挖,韓鋒還得繼續往前。兩個小時後,武裝採礦車進入平緩的丘陵地帶,地圖上也出現了礦場。

不管是遊戲還是現實,礦石的作用都很重要。韓鋒出手點選礦場,武裝採礦車轟然轉向,採礦去!

遊戲中的中、蘇黑科技可不是吹的,武裝採礦車駛入河水如履平地,越過河的中心線,韓鋒闖進了安南國境。剛剛發現的礦場位於安南一側的岔河,沿著岔河往前500米,武裝採礦車安然登陸。這是一片臨近懸崖的凹形河灘,枯水期裸露,豐水期淹沒,相當的隱秘,有可持續發展的前景。

點選自動挖礦,機械運轉聲響,拖斗左下側的數塊鋼板相繼外移,支架下放,韓鋒看到了履帶式採集臂。控制螢幕上,盤形滾刀、楔齒滾刀、球齒滾刀、盾構多種機械選項閃過,最後,控制系統選擇了適用於軟土結構的盤形滾刀。又是一陣機械運轉聲,駕駛室與拖斗之間的鋼板外移,系統選定的盤形滾刀被機械臂送出。採集臂的主臂前伸,對接盤形滾刀,旋轉定位,盤形滾刀固定成功。

韓鋒礦業大學畢業,學的就是採礦工程,對各類採礦機械均有了解。如果一定要給目前的採礦車一個定位的話,那就是全自動探、採、選、裝一體化自行採礦車。採礦車頂端的盤形滾刀負責挖掘岩土、粉碎礦石。中端的履帶式採集臂負責採集、運輸。末端的複合式分礦機負責分離渣土和礦石。最後,渣土被傾倒在一旁,成品礦石被載入車斗,單向採礦工作完成。

至於礦車狹窄的內部如何容納這麼多的機械裝置,這就不是韓鋒的認知所能解答的問題了。

對接完成,機械臂收回,採集臂向前延伸。盤形滾刀接觸地表,機器轟鳴聲大作,滾刀旋入岩土,履帶運轉如風,刃口容器飛轉如輪,土石橫飛、煙塵四起,韓鋒暈暈乎乎的開始了資源偷挖。

盤形滾刀掘開兩米多厚的表層土,韓鋒看到了真正的礦脈,這是一座易於開採的淺層煤礦。隨著開採的深入,被丟擲分礦機的黃色渣土越來越少,黑色煤炭越來越多,沒過多久,液晶屏上的資源利用率就達到了驚人的百分之百,盤形滾刀掘進了純煤層。

武裝採礦車的地圖其實就是雷達,車到哪兒,地圖就儲存到哪兒。所謂的一千米地圖範圍其實就是雷達的預警半徑,移動目標難逃偵測。因此,即便是非法入境,韓鋒的安全依然是有保障的。

液晶屏上閃動著各種資料,礦石方面的顯示是:6500大卡無煙煤;重量方面的顯示是:35噸。

因為老爸一直做著寧海鋼鐵廠復工、兒子接班的美夢,韓鋒被逼著讀了礦業大學。這本是一件無奈的事情,想不到錯有錯著,韓鋒迎來了學有所用的今天。對韓鋒來說,6500大卡無煙煤、以及後面連串的化學成分資料都是些簡短的概念。最直觀的理解就是:無煙煤是優質煤,一噸價值千元左右;武裝採礦車的載荷是40噸,一車煤就是4萬塊。

不管是什麼好處,拿到手的才是自己的,盯著液晶屏上的重量資料,韓鋒心裡樂開了花,這就是蹭蹭上漲的錢啊。

在重量資料達到37噸的時候,液晶屏上的扳手符號轉了起來,採集臂的運轉也戛然而止,出故障了。

點選扳手符號,液晶屏進入武裝採礦車的三維構造介面。自動檢修開始,故障被鎖定,採集臂前端的電線斷了。

這可以自動修理的嗎?

韓鋒再次點選扳手符號,咔嚓,長椅後方的大擋板翻轉,一個裝有各式工具的格箱轉了過來。這個工具格箱分為上中下三層,每一層都可以單獨取出併合成一個箱子。下層格箱團著兩圈電線,電線頂端連著兩把夾子,這應該是用來檢查友軍車輛電路的。中層格箱掛放著各式各樣的小型零件,這應該是用來替換的配件。上層格箱放著琳琅滿目的工具,這就不用問了,修理還得靠人工。

連線電線不是難事,韓鋒拿著工具走出了駕駛室。武裝採礦車配有定向照明系統,能見度不成問題,韓鋒很快就排除了故障。回到駕駛室,採集臂再次運轉,韓鋒如願以償的採滿了40噸無煙煤。

韓鋒並不是什麼愛國者,但是,當武裝採礦車越過國界的時候,他依然有如釋重負的感覺,他生平第一次感覺到了國家給他的安全感。

熟門熟路的返回,韓鋒將車停進了筒子樓後面的籃球場。此時天已微亮,醒過酒來的韓鋒開始重新審視眼前的武裝採礦車。從小在寧海鋼鐵廠長大,距離填海工程現場也不遠,韓鋒見過很多的大型礦山機械。相比利勃海爾T282和卡特彼勒797這樣的鋼鐵怪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