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瓊軒想起自己幼年時,阿福經常帶自己去街上買糖吃,想到阿福竟不幸遇難,心中悲痛,恨恨的道:“要是抓到這夥賊寇,定要將他們碎屍萬段。”但想到連巡撫大人都無可奈何,看來阿福的仇終究是難報,不禁又嘆了口氣。
張瓊軒正在暗自悲痛,忽然見店裡的夥計張五跑了進來,張五滿臉鮮血,胳膊上一條口子血流不止,張遠山,江雪,張瓊軒三人看見張五這幅樣子都大吃一驚。張遠山忙問道:“張五,你這是怎麼弄的?”張五一路奔跑而來,氣喘吁吁,加之失血過多,一下子仆倒在地。張遠山急忙上前扶起張五,江雪馬上到後堂拿來金瘡藥,並用乾淨棉布給張五包紮傷口,張五一邊喘氣,一邊道:“老爺,大事……不好,城裡來了大批賊寇,我們的店鋪被……被賊寇給搶了,老劉頭和掌櫃馬爺都被賊寇給殺……殺了!”
張遠山道:“賊寇,什麼賊寇,張五你說清楚點。”張五道:“我們好好的做著生意,忽然不知從何處衝進來大批賊寇,這夥賊寇模樣怪異,穿著不似中土人士,他們手持鋼刀,那鋼刀又細又長,這賊寇好生野蠻,見人就殺,那賊寇見到我們的店鋪,便一擁而入,馬掌櫃和老劉頭還沒來得急說話,就被幾個賊寇當頭一刀給劈死了,我一看不好,忙向店外奔跑,慌忙中捱了一刀,那夥賊寇追我不上,返回頭去了。此刻城中大亂,老爺我們還是先躲一躲吧,只怕一會兒那夥賊寇便要殺過來了。”
張遠山一聽城中有變,來不及多想,立即吩咐道:“都不要驚慌。”又對夫人江雪道:“阿雪,你帶瓊軒,小翠,張五,還有小玉和小釧到我的書房去。我去廚房找郭嫂和李嫂。”那小玉和小釧是張家的另外兩個小丫鬟,郭嫂和李嫂是廚房做飯的老僕婦,張遠山心思細緻,遇到危險先想到奴僕們的安危。張遠山到廚房找來郭嫂和李嫂。大家一齊來到張遠山的書房。這時只聽屋外喊殺聲大起,聽聲音似乎有千百人一齊呼喝,慘叫聲不絕於耳。
大家的心都砰砰直跳,不知來了多少賊寇。張遠山將書房牆壁上一幅山水畫掀開,在牆壁上用力一按,似乎觸動了什麼機關,只見書房的地面上一塊青石板緩緩開啟,露出一個黑洞洞的洞穴,張遠山道:“大家快進這地洞,快,快。”大家依次下入地洞之中,張遠山最後進洞,洞中漆黑一片,伸手不見五指,張遠山在洞壁上一按,那洞口的石板自動關閉。此刻洞中一片寂靜,只聽見眾人的呼吸之聲。
………【第二章 挺身而出】………
張遠山乃是豪富之家,俗話說樹大招風,鉅富之家難免不被一些江洋大盜惦記,張遠山也知道這個道理,所以就暗中挖了這個地洞以備不時之需。這地洞中藏了幾大箱金銀。乃是張遠山這幾年經商的積蓄,都藏在這地洞之中。
大家都小心翼翼,生怕弄出聲響,只聽一陣腳步聲自遠及近,聽聲音似乎有不少人進入房中。洞中與書房中僅隔著一塊青石板,隱約可以聽見書房中的聲音,只聽一夥人吵吵嚷嚷個不停,但說的些什麼卻一句也聽不懂,張遠山走南闖北,見多識廣,此刻凝神傾聽,聽那夥人說的不是中國話語,卻是倭國的倭語。明朝時期海上貿易發達,鄭和曾七下西洋,大明與那倭國也有不少貿易往來,在各大港口都能見到倭國商販,所以張遠山知道這夥賊寇乃是來自倭國。只聽這夥賊寇一邊吵吵嚷嚷,一邊似乎在搬動什麼東西,忽然“噹啷”一聲響,似乎是什麼瓷器打碎的聲音,張遠山書房中有不少書畫,古玩,瓷器,書籍價值不菲,那賊寇決計不會放過。
張遠山暗暗納悶,這倭國的賊寇為何會突然出現在寧波府中,實在是百思不得其解。原來明朝時期,倭國內戰不休,許多倭國的武士,浪人,遊民流亡海上,於是組成海盜,侵擾明朝東南沿海地區。但之前倭寇都是在海上劫掠過往商船,幹些海盜的勾當,這次卻是首次大舉入侵明朝陸地州縣,所以大家都不識得這倭寇。
只聽得又是一陣叮叮噹噹的響聲,原來這倭寇將搶不走的大件古玩珍寶,都一一毀壞,可惜張遠山家多年收藏的瓷器,古玩,都被那倭寇劫掠毀壞殆盡。
張遠山心中又是氣憤又是悲痛,自己多年苦心經營的家業,一rì之間毀於一旦,恨不得衝出去於那倭寇拼命,但轉念又勸自己冷靜,自己身為一家之主,萬萬不可因為一時衝動而使大家處於危險之中,錢財乃身外之物,只要自己還活著,千金散盡還復來。想到這裡便冷靜下來,考慮如何應對眼前局面。
那倭寇搶完東西還不罷休,竟然在屋裡點起火來,一時間張家大火熊熊,火苗亂竄,濃煙順著青石板縫漫延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