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嬌偷眼看到劉徹兒喝那他平時最不喜歡的苦茶湯時,不覺心中好笑,知道他耐著性子坐到現在已經不易了,又不敢惹一向不喜他的太后不高興,才不做聲地在那裡找罪受。看他雙眉微皺吞嚥苦茶的樣子,她竟有些心疼了起來,連忙收住話頭兒,拉了劉徹一起向太后請辭,回去太子宮。
兩人離開後,竇太后輕輕地嘆了口氣,搖頭不語。跟隨她身邊多年的佩青當然知道她的心思,輕聲道:“剛才太子妃說皇后派了身邊的巧顏去太子宮中當差,不知是打的什麼主意。”
“王娡能從一個窮苦人家的妻子一路爬上皇后這個位置,又豈是個簡單的女人,再說這諾大的皇宮之中怎會有心地單純的女人。”太后感慨地道。
佩青溫和地笑道:“太子妃倒是個心地單純的孩子。”
太后聞言苦惱地道:“是啊,阿嬌這孩子只怕是太單純了,她以為身邊的每個人都是真心對她好的。她從小就與徹兒交好,如今成了親遂了她的願,自然是好事,可她根本不知這後宮之中的險惡,身為未來的皇后,她會面臨數不清的明槍暗箭,單憑那可憐的一點點帝王之愛是不能護她一生一世的。雖說她與徹兒是自幼一起長大的,可她怎知一個有野心的男人是不會有永遠不變的真心的。館陶這個做母親的更是指望不上,她終日裡除了想著要更多的權勢地位,就是隻知道跟她那個面首董偃廝混,她又何曾真正關心過阿嬌呢?”
談及太子與長公主,佩青自然不敢隨便接話。當年舊太子劉榮被廢,竇太后提出要立她的小兒子、景帝劉啟的親弟弟梁王劉武為儲君,不料卻遭到朝中一些大臣袁盎等人的強烈反對,而景帝最終還是立了自己的第十子膠東王劉徹為皇太子。可這場儲位之爭並未就此結束,心有不甘的梁王劉武出於報復派人刺殺了當初反對他的一干大臣袁盎等人,為此觸怒了景帝劉啟,決心將此事追究到底。竇太后不願見到兄弟鬩牆的悲劇發生在自己的親生兒子之間,只好出面化解兄弟二人的矛盾,雖然景帝終於同意不再治梁王的罪,可兄弟間的隔閡再也無法消弭。梁王從此終日惴惴不安,擔心母后竇太后若早他離世,哥哥景帝到時候還是不會放過他,終致鬱結於心,幾年前竟突然病故。太后因傷心小兒子之死而牽怒於劉啟,連帶對儲位之爭的最終勝利者太子劉徹也心存芥蒂,更是不滿自己的女兒館陶長公主站在王皇后與太子劉徹一邊。可太后自己卻獨獨對與這些人有著密切關係的阿嬌疼愛備至,百般呵護。
“佩青,你讓採萍多留意那個巧顏的一舉一動,發現她有任何不妥之處都要馬上回報,這是我這個來日無多的老太婆唯一能為阿嬌做的了。”
佩青忙應了聲“喏”。
☆、第三章 痛苦抉擇
自到太子宮中做了管事宮女,巧顏將宮中大小事務打理得井井有條,且她為人嚴謹自持,舉止有度,待人謙恭有禮又賞罰分明,令上上下下的宮人都對她敬服有加,就連阿嬌身邊的貼身侍女採萍和采苓也從不敢在她面前放肆。阿嬌本是個閒散性子的人,有了巧顏幫忙管理宮中事務,她也樂得偷懶圖個輕閒,常不時跑回堂邑侯府看望母親,或是去太后處撒嬌哄她開心。
這一日,阿嬌正在堂邑侯府中與母親閒談,太子宮中忽然來人傳信,說太子不知何故觸怒了皇后,被叫去椒房殿訓責。打發傳信之人下去後,館陶長公主向正急於回宮的阿嬌道:“阿嬌你不必如此慌張,皇后對自己的親兒子怎會捨得苛責呢?想來不過是做做樣子給太后和皇上看的。”
阿嬌搖頭道:“即便是做樣子,也要做得像樣,徹兒不免要吃些苦頭的。我得去從旁多加勸解,不然以徹兒那倔強性子,萬一頂撞了母后,受到的責罰可能會更重。”說完就急匆匆地回宮去了。
看著女兒離去的背影,館陶長公主面上多了層憂慮,阿嬌對劉徹實在太過在意了,如果有一天劉徹當了皇帝,廣納後宮,寵幸他人,阿嬌必會因此傷心。而如今看來,劉徹即位只是遲早的事情,可憐阿嬌竟還如此盲目地把一顆心全放在他身上,絲毫沒想過自己將來終會面臨被他冷落的境遇。自古君王多薄倖,而且為了江山社稷,也根本容不得皇帝椒房獨寵一人,即便如她的母親竇太后與先文帝在年輕時曾患難與共,最終不也是因年老目盲而失寵。為了阿嬌日後的幸福,也許劉徹還是不當皇帝為好,可為了堂邑侯府陳氏一族的興旺發達,又到哪裡去找個合適的人選來做這個皇帝呢?
阿嬌趕回太子宮中,見巧顏已在宮門前迎候,忙問道:“太子可曾回來了?”
“太子妃莫急,太子已從皇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