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36部分

所有人員退出場地。第一個鏡頭,是交戰。在慢慢成長起來的排程人員的指揮下,一大群人拉開弓亂射一氣,在天空中在出一種兩軍交戰激烈的效果。當然,因為體力問題,大場面看起來是那麼一回事,其實不少箭支飛了沒幾米就落地了。畢竟是業餘人員,玩不透這個。

成秋屏也不在這件事上吹毛求疵。只要鏡頭上看起來是那麼回事就好了。畢竟現在她看似在電影圈子很厲害,想要真正弄一群弓箭厲害的人來做這件事,還沒那麼輕鬆。

弓箭過後,則是士卒們拿著兵器交戰。

成秋屏挺慶幸自己找來的志願者們多半是電影愛好者協會的人,這群人因為愛好,居然大部分都能發揮出不錯的演技,拿著泡沫的武器,還真能顯得那麼慘烈。拼殺裝死的樣子,居然還真有個樣。當然,這些龍套角色,成秋屏也讓其他還未成名的演員去做了。直截了當告訴他們這樣可以磨練演技,全憑自願。就看誰能夠抓住機會了。

在成秋屏的指示下,這個鏡頭是從上到下拍攝的,也就是說,到時候,觀眾們所看見的先是亂飛的箭支,緊接著看見在箭雨中搏鬥計程車卒,這樣一來,就能形成很好的戰爭氛圍的營造。

這個鏡頭在電影放映的時候,恐怕只有幾秒時間,但是為了挑選出足夠精彩的片段,卻拍攝了半個多小時。要求演員們奮力拼殺,嘶吼吶喊,一番下來,叫得厲害的人嗓子都要說不出話來了。

而過了這個情節,鏡頭才會移動到嵇紹的身上。

第86章競爭和壓制演技

“演員就位!”成秋屏如之前幾次拍攝一樣,為了觀察場景而直接站在了桌子上。

晉惠帝已經上了之前製作好的戰車,嵇紹的位置是他旁邊。等到寧朗和另外一個演員站定,應該開拍了,成秋屏卻皺起眉。

似乎有什麼地方不大對勁啊?她低下頭,問站在一邊觀察場面並且學習的任佳玲:“小佳,你幫我看看,是不是有沒有什麼地方不對?”

任佳玲條件反射地先看了一眼劇本,和演員們手中的劇本稍有不同的是,她手中的劇本和成秋屏的一樣,寫著成秋屏對於各個角色的定位,最低期望和完美要求。而對於嵇紹和晉惠帝這一截,要求高的自然是嵇紹。既要大義凜然威武不屈,又不能凸顯出愚忠,盡力體現出那種氣節並不是一般的演員能做到的。不過,任佳玲也知道擔任這個角色的寧朗是什麼樣的人,她看了看,即使是簡單地站在那裡,寧朗給人的感覺和這個嵇紹的角色也無比貼近。怎麼看都不像是有問題的樣子。而那個晉惠帝,劇本本來就沒有給出太多的要求,只是說不要太怯懦也別太厲害就行,要求很低,看對方那個演員的架勢,似乎也不差?

左看右看,最終任佳玲照實回答成秋屏說:“我沒有發現問題。氣勢和造型位置都是對的。”

是嗎?成秋屏眯著眼,她的神經總覺得有什麼不大對勁的地方,但是一時之間就是沒辦法發現。先開拍看看?說不定在拍攝的時候就能發現什麼地方有問題了。如此這般,她拍了拍手,“各小組準備!”在看見所有人都到了該到的位置之後,她才點點頭,“開拍!”

在前幾部電影的時候,為了達成臺詞和動作同步。成秋屏借用了後來拍攝時的做法,將話筒吊起來儘可能接近演員,採集他們的聲音。當然,由於在膠片上記錄聲音的技術還沒有突破,這些聲音是被記錄在唱片上的。透過一套簡單的裝置連線留聲機和電影播放機的話,就能達到同步速率。而如果畫面限制或者別的一些原因無法讓話筒採集聲音的話,那通常就需要後期配音了。不過,膠片的聲畫同步技術並不是一種困難太大的技術,在成秋屏指出了研究方向之後,在這一部《廣陵散》中。膠片的錄音技術終於可以開始實際使用了——當然,技術還不夠成熟,但是成秋屏願意多試試。

喊殺聲再度響起。趙謙君將鏡頭對準了戰車上的演員。

雖然成秋屏並沒有對晉惠帝這個角色予以過多的定位,但或許就是這樣,才讓演員有了自我發揮的餘地,扮演晉惠帝的演員此時表現得還算不錯,那種撐著帝王架勢卻頗為狼狽的形態體現得淋漓盡致。而穩穩站在他一邊的嵇紹則表現出一種坦蕩的情緒。是坦蕩地面對死亡,即使到死也要對得起自己的內心。

之間他向前跨步,那一身氣度使人在這雜亂的戰場上都不由將目光集中在了他身上,戰車顛簸,但他的風儀並沒有因此而有所損害,用自己的身體庇佑主君。面臨死亡絲毫不畏懼的氣度令人心中一顫。

場外的所有人,都不由讚歎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