顧自己死活,而不顧我們生產廠家的死活是正確的態度,那麼我覺得這次談判沒有必要舉行了,我一向認為鐵礦生產企業和鋼鐵廠是共生的,無論什麼情況下,鐵礦生產企業都不應該作出損害鋼廠利益的事情,你說呢?”
“您說得對,我為我剛才的話道歉。”力拓代表很不情願的道歉,讓張巖看的非常吃驚,這種在張巖看來也是非常無力的話,怎麼在這名金髮女子嘴裡說得這麼自然,而裡拖得代表顯然也接受了這種充滿霸氣的說法,這才是讓張巖最吃驚的。
在張巖的記憶中,哪怕是中國鋼鐵企業的利潤還不及力拓一年利潤,整個鋼鐵業淪為鐵礦三巨頭打工仔的2008年,都沒有一家企業說過類似的話,相反的,充斥報紙的都是哀聲一片,中國的鋼鐵企業似乎沒有戰鬥之前就投降了。
在張巖的注目下,金髮美女並沒有感到不舒服,而是拿出檔案繼續道:19982002四年間年,我們調查的76家礦業公司非球團礦的加權平均離岸現金成本從8。62美元/噸?度減少到6。55美元/t?度,下降了24%。
19982002年所調查的21家球團生產廠的加權平均離岸現金成本下降9%,從22。53美元/t?度減少到20。54美元/t?度。巴西的三家球團廠的球團原料成本低,裝置效率高,因而球團礦成本最低,2002年為14。32美元/t?度。美國加拿大礦山的鐵礦品位低,礦石要經過破碎、篩選、強磁選(或弱磁選)及其它富集過程,因而礦石成本高,自然其球團礦成本最高。2002年為25。33美元/t?度。“
這次必和必拓的代表站了出來,表示了不同意見:
“雖然現在成本下降了,但是將來成本控制將會越來越難:許多礦井變得越來越深,廢石和鐵礦石的運送距離不斷增加;富礦越來越少,選礦成本將逐步增加。”
金髮美女毫不猶豫地說道:
“是地。這個問題是存在地。可是礦業公司可以透過工藝改造、規模效益最佳化、運營協作和合理投資決策提高經濟效益。雖然不能繼續保證大幅度降低成本。但是絕對不會增加成本。今後幾年地總趨勢是產量不斷增加。成本越來越低。這一點你們沒有意見吧。“
必和必拓地代表面sè猶豫。顯然剛才力拓地人吃癟。讓他沒有信心維持強硬立場。畢竟在1998年。三大礦業集團曾經想要抬高價格。結果很不幸遇到了金融風暴。在歐洲五大鋼廠一起減產。縮減鐵礦石進口數量25%。逼迫三大礦業集團接受超過11%地降幅。前事不遠。必和必拓自然不敢再次挑起爭端。
見必和必拓地代表沒有反駁。金髮美女繼續說了起來。而這時張巖正坐在位子上。仔細地看著一份資料。這份資料在不久之前還屬於rì本三井公司。可是在張巖地禮貌地要求下。這份資料現在落到了張巖手中。
看到了這份資料。張巖才知道為什麼鋼鐵企業在談判地時候能夠佔據上風。感情把這三大礦業集團已經研究地透徹無比。知己知彼百戰百勝。這個道路無論到了什麼時候都不會錯地。與這份資料相比。自己找地資料未免有點深度不夠。
資料首先介紹地是幾大鐵礦集團地到岸成本
年澳大利亞至rì本地非球團礦平均到岸現金成本14。76美元/t?度。巴西至rì本19。62美元/t?度。雖然向rì本出口巴西在地理位置上處於劣勢。但是在產品質量上佔有明顯優勢。因而鐵礦石貿易量並未受到影響。例如。巴西地carajas(卡拉雅斯礦業公司)向rì本出口地鐵礦石2002年增加了4%。cvrd(巴西淡水河谷公司)地採選效率使其產品在歐洲和亞洲市場上具有競爭力。
運費上升使澳大利亞在亞洲市場的優勢更大,而巴西在歐洲市場上具有到岸現金成本的優勢。歐洲市場上巴西鐵礦石交貨成本為16。24美元/t?度,澳大利亞鐵礦石18。92美元/t?度。
然後是幾大鐵礦集團的離岸成本分析
大約58%的礦山位於巴西和澳大利亞,其鐵礦石出口量約佔全球出口總量的65%。2002年澳大利亞是鐵礦石生產成本最低的國家,非球團礦離岸現金成本約為5。13美元/t?度,比1998年下降24%。該國產業結構的調整打破了束縛,提高了勞動生產率。有效地資產利用、裝置利用率和生產效率的提高也有助於降低成本。
貨幣貶值使巴西生產廠家獲益匪淺,2002年非球團礦平均離岸現金成本約為5。58美元/t?度。比1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