的歷史正劇導演,周杏芳的作品就算戲說,也不會到多麼過分的程度。《女皇》的服飾和妝容都參考了歷史文獻,而劇情在最開始也嚴格遵照歷史記載,並沒有篡改的地方
貞觀九年,大唐開國功臣、應國公武士彠因病去世,在他離開後,其堂兄和原配所生的兒子等對武士彠的繼室楊氏失禮,楊氏和她的三個女兒在家中處境日益艱難。
在一系列的矛盾之後,轉折於貞觀十一年發生,當今陛下聽聞武士彠的次女儀容舉止美,下令召她入宮。
那便是十四歲的武媚娘。
這時候她還不叫那個名字,唐朝女子都習慣以姓氏加家中排行稱呼,未來的女皇陛下此時只是身份卑微、要忍受異母兄長欺凌的武家二孃。
雖然失去了父親,但武二孃也是被母親捧在掌心長大的。聽聞要去宮中,楊氏擔憂女兒的命運,偷偷在房間裡哭泣,卻不妨被撞了個正著。
房門半開,少女身穿淡藍齊胸襦裙,娥眉淡掃、肌膚雪白,背光立在門邊。那張臉還很稚嫩,黑眸卻透著堅毅的神色,她抿了抿唇,一步步走到楊氏面前。
武二孃在楊氏身前跪下,問:“阿孃為何流淚?”
楊氏臉上淚痕未乾,悽然地看著她,“二孃,是阿孃無能。若是你阿爺還在,定是會攔下這件事的……”
“母親不希望兒去宮中?”
楊氏苦澀一笑,“你還小,不知宮廷險惡。那種地方,阿孃連想想都害怕……”
武二孃當然明白母親的意思。她並不是一無所知的閨中小女,平時也會揹著兄長偷偷看書,她知道那些權力鬥爭,更知道歷朝歷代的後宮埋葬了無數女子的青春枯骨。
可那又怎麼樣呢?
繼續留在這個家中情況也不會更好,兄長逼迫、叔父欺凌,母親明明是正室夫人,住的地方卻破敗空蕩,兩鬢早早就生了華髮。
她不敢想象,如果不是有陛下的傳召,兄長會將她嫁給什麼人,來換取怎樣的利益。
“阿孃焉知,去宮中不是福氣……”
楊氏愣住,“什麼?”
豆蔻年華的少女過早染上了鄭重,她捧著楊氏的手跪了許久,才慢慢站了起來。楊氏的目光追隨著她,而她挺直脊背、抬起下巴,居高臨下的看著楊氏。她神情裡有不屑甚至傲慢,彷彿面前的不是生她養她的母親,而是需要她訓導的弟妹。
武二孃眼神堅毅,慢慢重複剛才的話,“兒此去乃是侍奉聖明天子,阿孃豈知非福?為何要哭哭啼啼,作兒女之態呢!”
少女聲色俱厲,楊氏徹底呆在那裡。
在相關記載中,這句話是武則天跟母親告別時說的,而幾乎所有史學家都認為,這是她與眾不同的性格在史料上的第一次體現。
不畏懼前方可能有的兇險,只是期待著兇險下隱藏的機會,她渴望擺脫眼下艱難的處境,於是不怕為此付出再多的代價。這種烙在骨子裡的衝勁也成為她之後傳奇一生的根源。
熒幕上,宜熙端莊而立,美得像只驕傲的孔雀。她不再看心情複雜的楊氏,行了個禮就轉身離去。開門的瞬間,少女憧憬地看向皇宮的方向,唇畔揚起一抹笑容。就是這個瞬間,又讓人看出了她的天真。這時候的武二孃還是天真的,她相信自己能夠應付將來的危機,甚至覺得自己可以得到陛下的寵愛,從此不用再看任何人的臉色生活。
稚嫩又成熟,沉著而衝動。如此矛盾。如此迷人。
夏心童此前沒有發現,宜熙的表演居然這麼有感染力,從一開始,她就像塊磁石般牢牢抓住了所有人的眼睛。就算武皇的故事早就被拍的街知巷聞,可觀眾還是忍不住期待,想知道這個野心勃勃的少女是否真的能改寫自己的命運,而那九重宮闕內,又有什麼未知的挑戰在等待著她……
第一集結束,片尾曲悠揚悅耳,夏心童慢慢轉過頭,旁邊宜熙正期待地看著她,似乎是在等反饋。
夏心童嚥了口唾沫,一把抓住宜熙的手,嚴肅道:“熙熙,我覺得你會紅的!你一定會紅的!”
第52章 大打出手
每年四、五月份,各大高校都瀰漫著離別的氣息,以往這個時候宜熙總是坐看師兄師姐淚灑校園,今年終於輪到了自己面對。為了珍惜所剩不多的大學時間,從臺灣回來後她就住回了寢室,每天和蔣露、夏心童朝夕相處,頗有種回到大一的感覺。
蔣露從去年開始玩cosplay,最近越來越痴迷,還加入了專門的社團。因為長得甜美、人物還原度高,已經在網上小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