訴朕,吳家通敵賣國是被人冤枉,所以就該先做點姿態給滿朝文武看,而背後則是要把吳家的人都給放出去,因為這天底下只有吳家絕不會背叛朕,其他人都是不可信的嗎?”
吳太后面色倏然血色全無,眼底一片驚慌之色:“什,什麼?什麼叫做通敵賣國?皇帝,你這是聽信了什麼人的胡言亂語?你外祖家對你忠心不二,當初為了你繼位你外祖家……”吳太后情急之下說起當年的事情,話一出口她就猛然醒悟過來,暗道不好。
不管是哪個皇帝,總是不願意聽人說起自己當初無助之時的事情。而當初先皇寵愛幼弟卻對自己的兒子有些疏遠,一心想要培養幼弟成為繼承者的事情是皇帝心裡不可磨滅的痛楚。太后心知肚明,而今,她卻因為心急想要為自己的孃家說話偏偏就戳中了皇帝的痛楚。
說出的話就如同潑出的水,吳太后縱然有心想要把剛才那話收回來卻如何還來得及?
康宣帝的目光倏然陰翳了下來:“所以在母后心中,朕之所以能繼承大統,是因為吳家諸多幫助,一手將朕推上了這位子?”
也不等吳太后開口,康宣帝驀然大笑幾聲,眼底一片諷刺,還帶著幾分瘋狂:“母后啊母后,您真以為朕是個蠢貨不成?朕不願意承認當初的事情,可朕不傻!您以為這皇位是如何而來的?朕告訴你,是因為小皇叔不肯讓朕跟父皇父子關係破裂,所以決然出了京城,從此駐守邊關不歸。是因為父皇知道小皇叔的心思,對朕也尚存父子情分,這才讓殷大元帥輔助,幫朕文恩典的的接過這江山。是因為殷大元帥忠心於天武,所以勤勤懇懇的為朕謀劃,讓朕把這皇位坐的穩穩當當的!這皇位是朕從父皇手中得來的,不是因為吳家的幫助無中生有的得到這皇位!”
康宣帝其實不是不明白,只是這些事情都是他放在心裡不願意去承認的。在被自己的母后傷透,若是吳太后有後悔的意思,康宣帝看在當年母子兩人互相扶持的份上他至少不會遷怒到吳太后身上。可是吳太后呢?竟是說出當初他登基是因為吳家相助!
當康宣帝說出這麼一番話,也等同於他把自己的內心直接撕開了。
母子兩人頓時陷入一片死寂!
半晌之後,康宣帝緩緩起身,面色冷然:“母后,這後/宮之事有皇后操持,母后也該好生歇一歇,享享福了!二皇子和三皇子也不留在母后這兒打擾母后了……”
“皇帝!”吳太后陡然一驚,猛然站了起來,聲音有些尖銳,“你想帶走老二和老三?你不放了淑貴妃,又想要帶走他們兩個,你這是打算把他們交給誰去養著?”
“這就不勞母后操心了!”康宣帝以前會在乎她是不是會難過,現在他只恨不得讓她狠狠的傷一次,“皇后把太子和老四養的很好,讓她看著朕也放心。就算皇后不行,還有德妃在。德妃才德兼備,自是也能養好老二和老三。”
吳太后還想要說什麼,康宣帝卻是猛然回頭看著她,冷笑一聲:“朕很放心讓她們養著!至少,養出來的不會只記得外家的好,卻是忘記了他們到底姓什麼!”
吳太后看著康宣帝揚長而去的背影,驀然腿一軟,癱軟在地!
他們的母子情分,到底是盡了!
第446章 成王敗寇
吳瀚到底是失去了蹤影,不過就算少了一個吳瀚,吳家通敵賣國的罪名一壓下來,整個京城頓時為之震動。
吳家自天武立國以來就是穩穩當當的成為了一流的豪門世家,單說這京城裡,有幾家是跟吳家沒個往來的?若是其他的罪名倒也罷了,可是一個通敵賣國的罪名一旦落實了,是否會牽連到他們?但是若是什麼都不做,是不是顯得太過無情?更何況,這要是吳家能無罪釋放,對他們來說反而是件好事。
幫或是不幫,著實讓這些搖擺不定的人糾結了許久。
相比之下,像是周御史,刑部尚書這些原本跟吳家沒什麼太過密切往來,且現在又是站到了殷家和孟家這一頭的家族,對此事倒是樂見其成,更不需要擔心會牽連到自己。至於那些原本就保持中立的,此時也同樣保持中立的態度。從目前的局勢來看,明擺著就是幾個最頂尖的勢力在爭鬥。若是不想被牽連進去最後不得不選擇一方支援的話,那麼明哲保身就是他們唯一的選擇。
等桑落帶著一眾貴婦們大安寺回京的時候,吳家的人除了吳瀚之外也就只剩下一個吳太后仍然是自由的。不過出嫁女在孃家犯事的時候倒是不至於被牽連,再者,吳太后畢竟是皇帝的親生母親,就算犯了錯,皇帝最多也~一~本~讀~小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