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咦,叔叔你不是向戈文要稿子嗎?不要啦?”林一銘好奇的問道。
“這不是嗎?”林薩晃了晃手中的稿紙,然後躲過林一銘想要撲上來看稿子的動作,衝著戈文說道:“無論如何這篇稿子一定會在《羊城晚報》上表,所以……戈文你就注意看這幾天的報紙吧。”
說完這番話,林薩也不理依然想一睹戈文評論的衝動,直接推開mén走了。
只留下身後咬牙切齒的林一銘。“hún蛋,怎麼會有這樣的叔叔呢!”
戈文也趁機回到了自己的屋子。對於林薩的舉動,戈文心中自然亮堂,看來林薩是不希望自己的侄子接觸到自己有點憤世嫉俗的觀點,要知道現在的人們還是那麼的淳樸,根本沒有自己評論中所寫的那些前瞻的憂患意識。
只是林薩不會知道,隨著時間的前行,自己所說的事情都將註定生!
我只能儘自己最大的努力去喚醒一些人的思想,就像是魯迅先生曾經做的那樣。
………【第41章 一篇社論與一次機會】………
有志者、事竟成,破釜沉舟,百二秦關終屬楚;苦心人、天不負,臥薪嚐膽,三千越甲可吞吳。這是清朝蒲松齡寫給自己的勵志輓聯,用到《羊城晚報》的身上卻也恰當。
話說戈文是在第三天的下午在編輯部接到林薩的電話的,從隔壁辦公室的同事那裡接過電話時,戈文還比較納悶誰會給自己打電話,要知道他認識的人可是屈指可數。然後就從話筒裡傳來一陣爽朗的笑聲,於是他才恍然大悟。只是林薩是怎麼想到用電話聯絡他的呢?
這卻是戈文穿越的時間太短,對這個時代接觸的太少的緣故。有這麼一則笑話,說有王二的家裡安裝了一部電話,然後有一天他的兒子王xiao二趁著爸爸不在家拿著電話玩。xiao孩子不懂事隨便撥了個電話就打到了郵電局,說是要找爸爸。於是郵電局接電話的話務員就問王xiao二他爸爸叫什麼名字,住在什麼路什麼街道幾號。xiao孩子幾句話將自己的家底洩了個一清二楚,緊接著郵電局竟然透過居委會用人工傳呼的方式找到正在巷子裡看別人下象棋的王二,再然後王二哼哧哼哧的蹬著腳踏車騎了半xiao時趕到郵電局。當接過電話知道打給自己的竟然就是自己的兒子時,王二真的是哭笑不得,自己看下象棋的地方和自己的家只隔了兩戶人家,不到一百米的距離!這個xiao赤佬!
雖然這看起來真的很像是一則笑話,可是誰又能想得到這真的會在8o年代生呢?更何況林薩是誰,人家一個《羊城晚報》的副主編又怎麼沒有《收穫》編輯部的聯絡電話呢?
電話裡那個思想jīng湛的中年人先是故意用低沉的聲音述說著戈文的評論在《羊城晚報》編輯部引起了多麼大的爭論,然後一直等電話這邊戈文的心思都暗淡下去,對自己的評論不抱任何幻想的時候,林薩才哈哈一笑,話音急轉,“不過我和我們的總編兩人堅持自己的看法,最後將那些不贊成的同志都說服了。所以,戈文啊,你就等著看下一期的《羊城晚報》吧!哈哈……”
戈文在心中不停的腹誹電話那邊那個沒有一點正形的中年人,沒看出來那個穩重的中年人還有這樣的一面,簡直可以和林一銘媲美了麼。不過知道自己的評論即將代表《羊城晚報》的官方社論出現在全國人民的眼前,這樣的喜悅立刻衝跑了被林薩作nong的鬱悶。
“戈文,我已經將《羊城晚報》的特約記者證郵寄給你了,你記得查收啊,就寄到《收穫》編輯部了。”電話裡又傳出來林薩高興的聲音,看來能親手將戈文的評論抬到社論的高度也讓他很開心。
“對了,戈文,你那篇評論上的有些話語太過尖銳,而且字數太多了,必須經過重新修改,你看……”林薩的語氣突然變得有些xiao心起來,然後他補充道,“不過你放心,我們是堅決不會改變評論中的觀點的!”
戈文笑了一聲,說道:“林叔,這個你做主就行了,我相信你。”
雖然林薩拿走評論,可是這一兩天戈文還是下功夫研究了一番相關的資料,而《收穫》編輯部也不缺乏新聞界的人才,透過了解,戈文才知道自己的那篇評論還真的無法直接作為社論表。
在中國的第一部新聞學著作《新聞學》中明確提出了社論寫作的四個要素:以新聞為材料、有透闢之批評、用簡明之文字、抱正大之宗旨。雖然自己的那篇評論正是以大學生救掏糞老農的新聞為材料,也有著犀利的批評和正面的觀點,可是洋洋近萬字的字數實在是和“用簡明之文字”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