失望越大,本來抱著極大期望的心態在吳惜告訴他卻不一定能夠施展了,內心的失落是必不可少的。本來緊張的心情也消弭下來。
但是三寶卻忽略了一個問題,就是他自身雖然修煉了三大神功,卻沒有練習攻擊之術!
這也是大師的過失,也是少年生長環境的影響。自小接觸的武俠片內,那些豬腳們都是靠著修煉一種神功而後大成之後天下無敵的。三寶自小就是接觸這些思想理念,一時之間思想並沒有轉變過來,而且他從未與人動過手,也沒有發現自身所缺少的東西。
其實大師為何沒有教授三寶攻擊之術呢?答案很簡單,就像是當初大師教授三寶的第一種武功就是‘凌波微步’一樣,不想讓三寶進入打打殺殺的武林世界。修行之人修的乃是長生之道,雖然有些爭鬥是不可避免的,但是能夠避免還是儘量的避免。
人心就是如此,在自身沒有能力的時候,很少人會像愣頭青一般的強行出頭。但是自身有此能力之時後,那就會大大的不一樣。
甚至會為了維護自身認知的那些並不怎麼成熟的理念而大大出手!!!
這並不是說大師的思想迂腐,就像是天龍之中的段譽為了不學武術而離家出走一般。大師是考慮到三寶的年齡還小,思想還不成熟,說不定啥時候心頭火熱,就會闖出禍來。
段譽也是如此,在他的認知之中,於他人為善就是於自己為善。這不是迂腐,而是他自身認知的理念。
迂腐乃是在自身認知之中,還不知道變通之人,才能稱得上迂腐。
但是段譽卻在自身認知之中,並沒有不知道變通,最多有時候是心存善念而已。
現在三寶的情況也證明了大師的正確xìng,雖然這樣會導致三寶因為環境和思維模式的禁錮而導致對自身認知的不足。
但是也大大降低了三寶在這個年齡最容易犯的毛病,就是衝動。三寶雖然對於能不能打架表現出了極大的興趣,但是他卻不會糊里糊塗的去和人拼命。
這就是大師想要的結果,熱血而不衝動,溫和而不懦弱!
這很難用語言和說教能夠讓他明白的,更不要提讓他能夠做到了!所以大師用這種方式來潛移默化的影響這三寶的心xìng。
至於說危險?真正的來說這要比自身會武術之道更加的安全。“槍打出頭鳥”,這並不是胡說八道的,以三寶的心xìng不會無故的在超出自身能力範圍之外的事件上而出頭的。這不是冷血,而是有自知之明。
這也不能說明三寶對自己的能力有多少的瞭解,人心是最複雜的東西,誰也弄不清楚自身會有多少的念頭淌過。
能夠覺察自身的,那已經是超凡入聖之境界。
就像是三寶在龍佛寺之時,能夠自知之明的對於龍王塑像和龍佛寺聖物的認知,從而全身而退。也有現在跟隨著吳惜來此抓捕餘力。
這些都說明了三寶xìng格雖然不錯,但是心智卻未必。畢竟年齡在這兒放著呢,歷經的事情還少,那來的那麼多心智。
智慧是從自身的經歷和認知中獲取的,誰也不能先而知之,除非那些傳說中的神話人物。
三寶現在的腦海裡思緒萬千,一個個的念頭不時的冒出來,又被後面的念頭打亂,很有長江後浪推前浪,前浪死在沙灘上的氣勢。
對於吳惜這個國安局的人為什麼要抓捕或者是監視餘力的事件有過很多的設想,但是卻一直沒有明說。
剛才吳惜對於她上面之人所嘆氣時講的那些話也讓三寶的心思起伏不定,總覺得不像是吳惜所講的那樣簡單,當官的就要對人心變化有所瞭解,不然早讓別人給擠下去了。這麼簡單的道理難道吳惜的上司能不懂嗎?竟然讓吳惜自己去“打草驚蛇”餘力這個有著先天后期的大高手!是在有些匪夷所思。
至於來幫忙的自己,三寶直接給忽略了。她的上司又不是神仙,怎麼會知道吳惜會找自己來幫忙?
就算是自己來幫忙,就真的能讓餘力這個老江湖,真的就能驚著他嗎?不見得吧?
三寶想到這兒,心裡對這件事情不對勁的感覺越發的強烈。他不知道這是不是自身催眠的效果,還是心裡的直覺感應。
“這個餘力到底是什麼人物?你們國安局為什麼要抓捕他?”三寶還是覺得問清楚的好。
吳惜卻對三寶問的這個問題一點也沒有驚訝,她知道三寶肯定會問的,能夠憋了這麼久才問,已經是出乎她的預料了。
“餘力其實和我一樣,也是國安局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