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後來父母特意花重金給他聘請的那位大儒先生,對趙榮來說確實沒有任何感動的,也許從一開始父母跟他說起,給他請動了一位聲名遠播的大儒來教導他學習啟蒙這件事情的時候,趙榮心裡並沒有感到什麼,特別歡呼雀躍的事情,那時候他心中已經有了小小的一團,畢竟從小到大父母的態度的確有些奇怪。
再加上阻止趙榮去足協這件事情,在當時趙榮看來是非常值得氣憤的,不過只是因為父母一直給他灌輸的那種父母所說的話才是正確的道理,這種思想牢牢的壓制著趙榮自己心中的那種不甘的想法,以至於他並沒有表現出自己的不高興,但是對於大陸來教自己啟蒙學習這件事情,他也沒有抱有太多的雀躍和期待。
但那個時候自己的祖母卻是非常的高興,好像他一下子卸下了什麼一直擔負的重擔,那時候張榮還記得祖母,可是非常高興的把他攬在懷中一邊感慨著。有了這樣的大儒,教導自己的孫兒,將來一定會成才,帶領專家走向新的輝煌一邊,不知為什麼,祖母還小聲的感慨了一句,還好是我想多了。
那時候的趙龍當然不明白自己祖母的這一生感慨到底由何而來,他那時候心裡也正不高興呢,原來一直期待著自己能夠長大,畢竟年長几歲之後就可以去足協中上學了,與那些同齡人在一起,那是他一直想要過的一種生活,他知道足協中的先生雖然很嚴厲,但是家族中的其他孩子都會去足學學習,這一點在趙榮看來是他離開後院得到解放的唯一途徑,只不過最終他還是失望了,並沒有能夠離開那一小小的四方天地,甚至於藉著趙龍已經上學啟蒙,該懂你了,並且該收收信應該把所有經理都放在學習上,這件事情不僅僅是禁止了趙龍頻繁的去祖母面前請安,甚至於更是把它分配到了一個比較偏遠的小院子中,平時趙龍是很難出來的,他的行蹤一直處在那個小院子以及大如的書房這兩個地點。
但是那位盛名遠播的大儒先生實際上卻是非常不會教導孩子啟蒙的,在他看來他都不記得自己是怎麼學會這些知識的,好像是一夜之間就完全掌握了所有的知識,然後成就了自己大陸的身份之後就是他沉浸在無盡的知識海洋中自由的暢遊,所以在他看來小孩子不需要教什麼,自己他就能夠會了。
這絕不是大儒消極怠工的彆扭理由,他的確心裡是這樣想的,也不知道是研究書籍太多了還是說,一顆心完全沉浸在學習裡面,以至於這位大叔除了生活不能自理,完全靠人照顧以外,更是把自己幼年使人的十多年艱苦求學的日子都忘得一乾二淨了,在他看來自己彷彿是一夜間就掌握了所有基礎,然後就是慢慢的在這做高大的學識山中,一步步的向上攀登著。
所以孩子們被送到這位大叔手底下,學習那絕對是毀人不倦。趙榮也曾經在難得的見到祖母的時候,抱怨過這位大儒的教學水平,只不過他剛剛說了一句,就被父母的話岔開了,而自己祖母呢,又是堅信著這位名聲遠播的大儒先生。
在祖母看來,人家先生只要有真材實料,自然就能夠教導好學生。而自己這個孫子的確性格比較頑劣,小的時候又無拘無束的,生活著難免轉變了生活規律,範先生的指導下學習自然就會感到受到拘束,甚至於各種方面都會覺得不適。這不一定是需要一個慢慢的適應過程,畢竟在孩子心裡當然是期盼著一天到晚都能夠肆無忌憚的玩耍才是最幸福的事情,他們卻不知道現在不好好學習,以後有他們後悔的時候。
所以在父母的一些言語誘導下自己的祖母,根本就沒有把趙榮的抱怨聽在心裡,在他看來只不過是小孩子的一種厭學心理。趙龍的祖母也就是趙家的老夫人,還特意嚴厲的教導了自己一直非常溺愛的孫子,讓他好好學習,一定要收收心,不能再像小時候那樣肆無忌憚了。
這樣的情況下,趙榮也就知道自己在祖母面前抱怨這些是沒有任何意義的,不過他在心裡卻並不認為自己的行為有任何不對的地方,在他看來這位大儒先生真的是不知所謂。他甚至沒有教給他基本的一些常用文字的讀法和意思就扔給他一本書,號稱只要把這本書讀完了,他也就能夠掌握不少的知識。
可是書上那些文字,趙榮根本就不認識呀,這讓他如何來讀書呢,這簡直就是強人所難的一件事情,更何況再照,在大如看來這樣的書籍已經完全可以符合小孩的啟蒙書籍了,但實際上這也是一般人看起來有些深度的書籍了。這樣的情況下,又怎麼可能讓趙榮能夠順利的啟蒙。
雖然知道自己反抗是沒有任何意義的,不管是父母還是祖母,都不可能聽信自己作為一個幾歲孩子的童言童語,在他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