針對茂盛集團的調查中,他早早的就看清楚了局勢,為對手埋伏下了陷阱,然後接著調查組的事情後手發力,借用食品進出口總公司的合同和調查組的報告一舉扭轉了局勢,從而擊敗了自己的競爭對手,確立了在茂盛開發集團引起的新農業科技問題上的權威。
不僅僅是幫助茂盛開發集團確立了優勢,其個人,也在這一役中受益匪淺,從排名靠後的閒置副部長,一舉成為主抓西部農業開發的實權副部長,同時也在農業部內部集結起了一股下注新農業科技改革的力量。
這個事情,蘇羽只是隱隱約約的知道,甚至還曾經頗有默契的和上面打了一家對手牌,幫助其扳倒了對手,但是他從來沒有想過,那個讓他在事後頗為欽佩手腕頗為厲害的副部長竟然就是付雙成的老爸,這還真是得來全不費工夫啊!
以他和付雙成的關係,怪不得近來很多事情辦得是如此的順利呢。
付雙成現在也高升了,在科技局順理成章的扶正,升上了正處級之後,就調動到農業部西部農業開發計劃領導小組去了,專門負責協調西部各省市之間水土環境保持,農林種植等專案的督導工作。實際上這也是和蘇羽的下一步計劃隱隱相合。
現在看來不用問,這肯定也是那位付部長的手腳,讓付雙成最大限度的藉著茂盛集團的新農業科技改革的東風,積累政績,沒有比這個地方更好的位置了。
西部大開發啊,如此大的一塊蛋糕,這其中又會有多少的利益,多少的政績,環境的整治,實際利用土地的增加,新增就業,新出現的無數的社會變革的機會。如果,蘇羽真的能在那塊土地上再次創造奇蹟的話,可以說其掀起的社會經濟擴張的規模恐怕甚至足以與三十年改革開放的成績相媲美。
不管是誰主持並參與了這場過程,恐怕都足以在歷史上留下一道深深的屬於自己的印記吧!
實際上,這整個農業部新上馬的西部大開發農林種植計劃,又何嘗不是付部長為自己一系的官員們組織的饕餮盛宴呢。這搭起了戲臺,協調好了地方工作,就等著茂盛集團浩浩蕩蕩的的西部開發大軍前去唱主角呢。
————————
2016年,農業部重拳頻出,在秦、晉、甘、寧、蒙五省地域推行大林場網路租賃計劃。
具體的措施是,不改變當地政府的土地所有權,透過創新的網路方式來盤活土地資源,將大量閒置的山地荒地組織起來,登記造冊,拿到網路上向全世界的網民開放使用權,組織網路競賣。在上半年第一期推出的待租土地資源就有近三十萬平方公里。
這個計劃的核心,自然是茂盛集團的新農業科技種植,茂盛集團拿出自己的種植技術,培訓大批次的專業人員,前去組織當地農民進行大規模機器化種植,而網路競買客戶則是透過付錢買到了茂盛集團的開發專案的股份,享有開發成果的部分受益權。
網路使用者們透過網路付費買下來的林場場主的身份,卻可以過一把西部荒山林場種植的癮。他們雖然不參與實際的種植,但是卻可以透過網路來參與實際的林場建設,可以根據自己的愛好,在茂盛集團提供的種植樹種參考中進行選擇,決定自己的林場的種植,有的人,喜歡梧桐,有的人喜歡柏楊,甚至有的人,看到了茂盛集團在網路上給出的參考意見中,有在西北的黃土高原上種植南方楠木、東北巖松的可能。
而茂盛集團在這個過程中只是承擔了實際的種植過程的執行人而已。樹種,種植,維護……直到最後的收購,而且還承擔種植樹木失敗的風險。茂盛集團和林場場主們簽訂的網路合同中清清楚楚的註明了雙方的責任和義務,茂盛集團為林場場主提供有償種植服務,但如果不能將按林場場主們的要求種植成功,則一切後果由茂盛集團承擔。
也就是說網路林場的場主們透過網路競買,實際上擁有了林場的使用權,和茂盛開發集團以及當地政府合作,可以決定種植,可以決定樹種,到最後還可以決定買賣,享有最後的收益,至於種植成不成功的風險,則完全不用考慮。
不管是種植什麼樣的樹種,都透過多種可選的方式可以獲得回報,不同的樹種有不同的收益方式,建材型的樹種,週期比較長,而某些經濟型的,比如果樹,依蘭樹之類的,見效起來相對就比較快了。
對於林木最後的去處,也有大量的國家林場,林木建材公司,茂盛集團這樣下游的綜合性開發企業在網路上公開收購,明碼標價。讓林場場主可以做相對明智的選擇。
總之,這個西部大林場網路租賃計劃本質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