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4部分

,最起碼很有朝氣啊。這很好嗎?實際上你能致富,我們政府也很高興,國家怎麼能打壓有致富**的人民呢?鼓勵有辦法有能力的人先富裕起來,這可是我們的百年國策嘛。”

“是啊!是啊!還是付鄉長會講話,水平高。”蘇羽感覺事情有戲。

“可是話說回來,雖然國家鼓勵有能力的人個人致富,但是你個人富裕起來了,也不能看著鄉親們受苦,能夠帶動周圍的鄉親們跟著你的富裕路一起走下去,當仁不讓的帶動大家一起致富,這才更符合黨和政府對你的期望嘛!”

“哦,這個……”蘇羽猶豫了一下,然後似乎不情不願的說,“鄉長,咱這樣說吧!現在本來我有能力,賺更多的錢,做更多的事!可是,別人一開口,就要將我賺錢的根本都要搶走了,你說這種事,誰會願意?

說實話鄉長,我承認我有自己的秘密,也有自己的私心,但是人生在世,又有誰會不為自己打算呢?我並不排斥帶動大家致富的,我也不想做那種為富不仁的人,讓鄉親們都戳著自己的脊樑骨!

而實際上我已經馬上準備了一個計劃,我也正看好鄉里有一個機會,準備在家鄉大幹一番。可是現在的現實是,即將因為村子裡人們的阻撓,未來,我們村,我們鄉就會失去這個更大的機會。鄉長,您覺得,這事情究竟是我的問題呢,還是村子裡的原因?”

“哦?你說說,你看好鄉里面有什麼好機會?如果說的有道理的話,我給你做主。”鄉長饒有趣味的問,顯然被蘇羽的說法引起了更大的興趣。

蘇羽定了定神,準備了一下,從背後揹著的包中拿出來厚厚的一沓子計劃書,擺在鄉長面前。

“鄉長!您看,我這裡有個大計劃,能讓方圓幾十裡的幾個村子的人都受益,讓大家皆大歡喜。你知道,我今年種植三十畝果樹獲得了成功,市場反應很好,和大張都簽訂了供貨合同。但這還遠遠不夠,我認為我們能做的更多。既然三十畝能賺錢,我為什麼不擴大種植規模,賺更多的錢呢?

我打算成立一個山林開發公司,將咱們鄉里西北部,不適合種田的山地都承包下來,用這一片這幾十平方公里的山林,進行以果樹種植為主要業務的多種開發方式,以多種種植,多種方式經營,分階段分週期的投入,創造規模效應,帶動這周圍所有的人都富裕起來。

這幾十公里的山林地鄉政府可以以租用的方式借給我們公司使用,每年收取相關費用,作為給村民們的補貼,而除此之外,他們還可以受我們的僱傭,作為公司的工人來打理山地,這僱傭的工資就又是另外一種收入。這兩項收入加起來,我們的農民就能勤勞致富,而且公司僱傭工人創造就業,也省的村民們每年都不得不出外打工。

……

公司因為規模效應,將很容易參與市場競爭,將來做大了,有了多餘的資金,還可以往山林種植的上下游產業繼續延伸,創造更大的品牌效應。比如用我們的水果來做加工,建立食品公司,再比如用我們的林木做建材,紙漿,做我們鄉里的建材廠,造紙廠,傢俱廠等等。

這樣幾年下來,公司發展了,鄉里面的經濟規模也將大大擴大,大河有水小河滿。更多的工業,更大的經濟規模,更高的財政收入,更滿意的人民生活……這不才是我們長遠的發展方式嗎?

國家不是講究規模化,集約化,產業化,這不是中央經濟上的一貫指示麼?

我認為這樣做,可是響應國家號召,造福鄉梓,用知識改變命運啊……”

在蘇羽的喋喋不休之中,一副龐大的計劃,在鄉長的眼前展現。這個計劃的可行性,長遠性,以及未來鄉政府的可能的收益,都深深的打動了付鄉長,讓鄉長聽得眼睛越來越亮。

只是如此大的一個工程,其中關聯到的又何止一個區區的鄉政府,恐怕未來連縣裡,甚至市裡省裡都要牽涉進去,涉及的利益糾葛也是深不可測。又需要有長期的人脈資源的不間斷投入,憑蘇羽一個剛剛做出點成績的大學生,他能承擔得起這樣的責任嗎?付鄉長心中有很大的疑問。

在蘇羽講的心花怒放,以為大功告成,即將萬事大吉的時候,鄉長聽完,突然出口一句話又將他打回了凡間:

“嗯,計劃不錯,很不錯!可是,這幾十平方公里的山地,據我所知,光承包費每年就要不少的錢,而你的計劃中,又要大批次的購買樹種,又要進行種植技術研發和良種開發,最後想要推出品牌還要投資包裝工廠,這一系列動作折算下來幾千萬怎麼打不住。

你現在只不過是一個剛剛走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