連忙發誓保證不耽誤學習,老爸老媽這才平息了爭執。
PS:求支援,求推薦,求收藏,求各種票票!給力地砸來吧!
………【第十四章 神秘的禮物】………
三川出版社的將首次印刷的4000冊第一卷投放到市場上,不到一週的時間內就被銷售一空。各書商紛紛要求補貨,市場需求如此火爆,江大頭當即拍板決定,再次印刷了10000冊。與此同時,小說的第二卷也付梓印刷,定價也有所提高,首次印刷量就達到了15000冊。如此一來,7月底,吳正東的建行賬戶上就輕鬆突破了萬元大關。
吳正東在與編輯江如雲溝通交流時,謊報了自己的年齡,他一直自稱二十一歲。那時候電話裡的聲音失真還比較嚴重,因此江如雲也沒有聽出吳正東的拿腔捏調。相反由於他的小說大受歡迎,江如雲少女的心裡對他充滿了崇拜。所以自從吳正東家裡安裝了固定電話,江如雲三天兩頭給吳正東打電話,次數一多,就有點沒話找話的嫌疑了。最後,吳正東以不要打擾他創作為由,嚴令江如雲沒有要事不要隨便打電話找他。
對於吳正東的要求,江如雲只是吐了吐舌頭,並沒有往心裡去。畢竟透過這次與吳正東的合作,出版社取得了今年以來的最好效益。而吳正東則是藉助於三川出版社的相對較大的影響力,成功地將自己的小說推到讀者面前,在積累人氣的同時,也取得了一筆不菲的收入。這種雙贏的局面,隨著雙方的深入合作將繼續進行下去。所以江如雲這般寵著吳正東這個財神爺,江大頭也並沒有覺得不妥。
“這傢伙脾氣還不小,不就是多打了幾次電話嘛!”江如雲有些痴憨地想到,“不知道他到底長什麼模樣?聽他的聲音,倒是感覺挺成熟。對,應該是很成熟了,否則怎麼寫出這麼暢銷的小說?小說中的他對於女性人物的刻畫甚至比我的感覺還要細膩,天啊,他才二十一歲哎,他到底是個怎樣的人呢?”
……
自從開始實施第一桶金的計劃後,吳正東每天都待在家裡,相當於專職寫作。雖然早已經有了一定的基礎,但是平均每天一萬五千字的工作量仍然讓他感到很累。一天下來,肩膀由於長期伏案書寫變得有些僵硬,手指頭由於長時間持筆也變得微腫起來。所以每天結束寫作之後,吳正東都會專心致志地練一遍改良版的八段錦。這一套動作下來至少需要一刻鐘的時間,但是卻能讓他立刻趕走積累一天的疲勞,感到神清氣爽,肩膀和手指的痠痛都大有好轉。
經過堅持不懈的努力,第一本小說終於在五十萬字的時候完結了。吳正東決定先給自己放兩天假,去給朱珊珊一個驚喜。一大早,吳正東吃完早飯,早早地出門了。他首先將小說的最後一卷稿子寄給三川出版社,隨後直接從鄉鎮上搭乘“簡易公交車”進城。
九十年代,北江市仍然是燕省最為窮困的一個地級市,市區到郊區和鄉下根本沒有公交車等基本交通工具。大部分農村人進城還停留在相對原始的交通工具上,比如騎著腳踏車進城等。少部分有些閒錢的家庭會購置一輛摩托車,相對來說就威風多了。但是各鄉鎮到城裡根本沒有公共車輛乘坐,甚至連私營中巴車都沒有。有的只是吳正東現在乘坐的這種“簡易公交車”,它的前身就是一輛農用三輪車,將後面的車廂採用防雨的篷布圍擋起來,裡面放置兩條長長的木板。四周用繩子綁牢,乘客們並排坐在木板上,手裡抓著周圍固定的繩子,在柴油機抗抗抗的聲音中,開始了顛簸的進城之旅。
吳正東全不在意這種左搖右擺的旅程,他正在苦思冥想,該給朱珊珊帶什麼禮物呢?這一個多月的時間裡,朱珊珊給他寄了兩封信。吳正東由於寫作繁忙,只匆匆地回過一封簡短的信。恐怕這小妮子該不高興了吧?吳正東這般想著,一定要送一個能讓她感到驚喜的禮物!哎,有了……
四十多分鐘後,簡易公交車終於到了城北的車站。吳正東下車後,付了車錢,便徒步去購買禮物了。北江市的商業區集中在城中和城南,城北片區大多都是一些工業廠礦。步行了二十多分鐘後,吳正東來到了城中最大的商場——百貨大樓。在吳正東前世初中的時候,從來沒有在到這裡買過東西。家裡的經濟條件困難,他只能到百貨大樓斜對面的小市場一條街去買衣服。如今他依然還是個少年,卻已經擁有足令常人眼紅的財產,進入百貨大樓的底氣也足了很多。
百貨大樓的營業員們,大都對這路過的少年投以了特別關注的目光。最後只見他根本沒有進入少年服裝區,而是直接進入了女裝區。雖然說吳正東的心理年齡早已不是一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