會說,彈劾奏摺的來歷,他是清楚的,相信曹化淳也是清楚的,這個時候,莫須有確實是一種很好的辦法,聯想到今後的事情,挑起皇上的疑心,雖說不一定能夠馬上見效,但讓皇上猜疑了,對孫承宗和蘇天成等人,產生懷疑了,這肯定是好情況,何況蘇天成等人的功勞,確實太大了,有些功高震主的意思了。
皇上的某些心思,溫體仁也是知道的,信任大臣的同時,也是持有懷疑態度的,暗地裡也是防備的,皇上都是這樣,需要穩固自身的統治,不可能讓文武大臣有著太大的權力。
隨著曹化淳的訴說,溫體仁慢慢的動心了。
他已經想到了,若是與曹化淳聯合起來,曹化淳可以發動宮裡的力量,自己可以鼓動朝廷裡面的文武大臣,這樣兩方面發動攻擊,孫承宗不一定能夠承受可能會有意想不到的效果,退一步說,孫承宗這麼大的年紀了,若是被氣的病倒了,也就無法署理朝政了,出任內閣首輔的事情,也只能夠不了了之。
至於他和曹化淳之間,也就是這一次的聯合,曹化淳肯定是能夠得到好處的,那無所謂,既然是聯合,雙方都要有好處,否則這樣的聯合,就是不成立的。(未完待續。如果您喜歡這部作品,歡迎您來起點(du8du8。)投推薦票、月票,您的支援,就是我最大的動力。手機使用者請到m。du8du8。閱讀。)
正文 第五百五十章 來勢洶洶
朱由檢不得不詔令孫承宗到文華殿接受質詢。
儘管說他內心也充滿了疑惑,但朝廷內外,反響很大,彈劾的奏摺越來越多,言辭越來越激烈,很多年前的那一幕,似乎又在重演了。
經過了認真的思考之後,朱由檢做出來了決定,讓孫承宗直接和眾人進行辯論,有事情擺出來道理,沒有什麼大不了的,說清楚就可以了。
他一直都認為,防人之口,甚於防川,如果強行壓制眾多的大臣說話,到了最終反彈的時候,自己不一定能夠承受,再說了,奏摺裡面說到的有些事情,也觸動了他內心深處的東西,有些甚至是不敢想的東西。
卯時三刻,六部和都察院的四品以上官員,六科都給事中、給事中以及一百多監察御史,齊聚在文華殿,不少人議論紛紛,說到的都是彈劾奏摺的事情,大體的口徑是比較統一的,對這次的彈劾,有著一些看法,但也有明確的反對意見,認為這些彈劾,乃是無稽之談,荒唐至極,想不到居然需要孫承宗大人前來接受質詢。
孫承宗進入到文華殿的時候,眾人都安靜下來了。
按照大家的理解,孫承宗應該是怒氣衝衝的,這麼大的年紀了,遭受如此嚴重的彈劾,而且關乎到個人的聲譽,包括家族的興衰了,不過令所有人吃驚的是,孫承宗的臉上帶著微笑,走進來的時候。甚至和眾人抱拳打招呼。
這等的氣勢,令那些準備發起洶湧攻勢的給事中和御史。氣焰頓時消散了不少,不管怎麼說,在德高望重的孫承宗面前,這些年輕的御史和給事中,還是有些氣短的。
孫承宗是早有準備的,剛剛得知這件事情的事情,他也是氣的險些出問題的,好在有劉宗周和黃道周的勸慰。遭受排擠不是第一次了,孫承宗遭受的委屈不少,但這一次的來勢很不一般,大有置他於死地的架勢。
平靜下來的孫承宗,迅速與蘇天成等人取得了聯絡,而且也想方設法打聽到了一切情況,做好了相關的準備之後。他主動給皇上上摺子了,請求接受質詢,雖說謠言止於智者,但依靠皇上壓下來這些彈劾,總是存在隱患的,還不如擺出來說清楚。
再說了。帝王心術,孫承宗比朝中大臣更加明白,有些話語,不說清楚,不能夠讓皇上放心。這種憂心集結在皇上的內心,就好比是一顆定時炸彈。總有爆發的時候,防患於未然,現在將這些事情說清楚,也是一次很好的機會了。
辰時,朱由檢來到了文華殿。
記得崇禎五年之前,這裡經常出現質詢的情況,很多的場面,鬧得很不愉快,諸多的大臣,如同小孩子一樣,爭來吵去的,在這樣的爭論之中,有不少人結束了仕途生涯,甚至有人一蹶不振,被直接投入到大牢裡面了。
孫承宗主動上摺子,請求進行質詢,這令朱由檢感覺欣慰。
要說孫承宗以七十五的高齡,謀求造反,那是天大的笑話,這麼大年紀的人了,還能夠活多長的時間,不知道看透了多少的事情,怎麼可能謀求造反,不過這一次的彈劾,來勢確實兇猛,不僅僅是朝廷裡面的有些大臣附和,就連宮裡的太監,也在私下裡議論了,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