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本身的問題;然而一池塘的魚全死了,那必是池塘的問題了。對於“意氣”的消逝,是不是也該考慮社會他本身的某些制度具有了扼殺性?
願“鷹擊長空,魚翔淺底”,期待“到中流擊水,浪遏飛舟”!
………【第一百〇三章 詩意地生活】………
瑞典作家梅特林克說,在星期日不去酒店喝個醉,卻安靜地待在他的蘋果樹下讀書的農民;厭棄跑馬場的紛擾喧囂卻去看一場高雅的戲或者獨享一個寧靜的午後的小市民;不去街上唱粗俗歌曲或哼些無聊的曲子,卻走向田間或者城牆看日落的工人。他們都把一根無名的,無意識的,可絕不是不重要的木柴投進了人類的大火中。梅特林克告訴我們:詩意地生活。
路邊掙扎在水泥縫中的小草,停在電線杆上三五成群的麻雀,當他們意外地闖入我的視線,我總會感受到一股淡淡的詩意。我知道,它們或許不適合這燈紅酒綠的大都市,我也不適合這樣悠閒的腳步;我知道,不遠處那隻無形的怪獸正咆哮著蹲在那裡等者我。一陣恐懼和難以言喻的無助將詩意迅速澆滅。加快腳步,上車,吃飯,做練習……
嘆著氣關上厚厚的練習冊,耳邊的蟬聲震耳欲聾。突然發現,忙,只是逃避的藉口,怪獸始終要面對,我不應被它繞亂腳步,而更應該詩意地生活著。
偶爾,在忙碌之餘,我開始做我喜歡做的事。有時候,戴上耳機,單純地聽五月天的歌;或者信手拿來一本《讀者》,邊吃綠豆糕邊同時品著書和美味。那一刻,總是可以觸控到心底那純淨的詩意的地方。在用詩意漂淨我湛藍的天空後,我拿起筆,開啟數學書。
就是這一份適宜,那蟬聲提醒我的詩意,讓我的生活不再不安。飯後,聽著英語,在河邊散步,吹風;帶去學校的一個橘子,被“骨肉分離”*不同的胃中;有時很想寫首有點蹩腳的小詩,只是為了不辜負燦爛的陽光……每天都是忙碌而又詩意的。
現在,我走向那隻怪獸的腳步越來越清晰,越來越堅定,我手中握著的,周身散發的,全是內心凝聚的勇氣。我不會因為它而生活在慌亂之中。以後還會有越來越多的無數的怪獸,所以,我更因該詩意地生活。
不知道梅特林克是否詩意地生活著,不知道他有沒有發現,六月的雲都特別頑皮。但我知道的是,此刻我已將一根木柴投入人類的大火中,此刻,我正詩意地生活著。
………【第一百〇四章 善良】………
對於善良一詞,是很多人青睞的一種美德,人都說有一顆善心可以讓自己懂得美麗,這就是女孩子們的一個過人之處;她們可以用善良打動你,那一個眼神,帶著可以融化一切的力量來*你的心靈。
——題記
有一個女孩曾經對我說:你應該送給你自己一份善良,因為,我相信這個世界是善良的。
她說,如果我一個人在黑夜裡步行,我是不會懼怕的,因為她相信,這個世界是善良的化身。我看書裡的描述說,女孩子最怕的就是黑暗,她們是世上感情最脆弱的動物,所以說她們的心是水凝聚而成的。
說起她,可以說讓我明白了對善良的另一種看法,故事的大概是這樣的:
那夜很美!我說要送她回去,可她卻是對著我笑了一下,後來就說了那句讓我很感動的話。她的語言透漏出善良是一種性格、和諧、平安,甚至是美麗。
(一)
送給自己的“善良”
我相信自己天生的善良性格,家人也都是這麼認可的,不過時而會有些殘忍!
因為對很多事的不喜愛,所以“脾氣”二字經常會出現在“小事物”上;善良對以往的我來講是不太重視的一種行為,光用嘴說自己善良還不行,也只有靠事物來體現,這樣,虛偽的作為總會*我的頭腦;
其實,我更希望自己能更善良些,因為我本身就很喜歡善良的人,曾經有位朋友告訴我,人必須得善良,否則他就是邪惡的;這樣的話自己就可以琢磨出,不過朋友說出後,我倒是覺得比我想的更有道理!——不是圖聽著新鮮;
動物是最先讓我懂得點善良的意義的,不是它們的樣子感動了我,而是他們本身就是這樣;看見動物的時候就會想起善良,那也許是自己太過於喜歡小動物吧!小時候我最喜歡的動物是犬——現在也依舊,尤其是家犬;無論多大的我都會愛上他,小狗會更受歡迎些,大一點的我卻喜歡它的性子;
所以我想透過對動物的愛送給自己一種“善良”的心,來補充自己多年來對很多事的不尊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