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299部分

偏偏就有現代人會因為個人的感情原因而一味的摒棄敵人的東西。

就像我在現代時曾經瞄過一部電視劇……裡頭的主角在戰友遞給他一把三八大蓋時,他義憤填膺的回了一句:“我不用日本人的東西!”……看到這裡我忍不住就罵了一句:“這他媽的是腦子進水了,歷史上有多少戰鬥英雄是繳獲日本人的武器用來打日本人的……你這一句屁話就把英雄給否定了把自己擺在神壇上了!”

因為有這一層認識,所以我是毫不猶豫也沒有任何障礙的就引用了大量從越鬼子那學來的戰術,就像昨晚的疑兵戰術一樣……不過話說回來了,這些戰術其實也不是越鬼子的原創,他們也是從我們這學去的,要知道當年越南抗法戰爭、抗美戰爭的時候,越軍的主力師就是在中越邊境裝備、受訓,然後再進入越南與法國人、美國人打的……只不過因為我們有過一段灰色時期所以自己把這些優秀的戰術給忘了而已。

這麼一來每個山口都被我們給發展成地面上的戰壕、稜線上的堡壘、零零散散的貓耳洞以及與地下的坑道相結合的工事……這種工事看似零散但其實都是互相聯絡、互相支援構成一個完整的防禦體系的。

就像現在我們所看到的一樣……蘇軍大批計程車兵在坦克、裝甲車以及直升機的掩護下往五號山口上衝……表面上看他們好像完全壓制住了我軍火力,但側面和背後卻不知道從什麼地方鑽出來幾個游擊隊員架著機槍對著他們一陣掃射……

這就是越鬼子在戰場上常用的“側射火力”和“倒打火力”……它的特點是出其不意攻擊敵人的薄弱部位,而且不需要多少兵力……一個方向上只需要五名戰士甚至更少……兩名戰士裝備機槍,其它三名戰士裝備突擊步槍掩護,朝著敵人猛打上一梭子把子彈打完了就跑。

越軍的跑是躲進叢林裡,而阿富汗游擊隊的跑則是躲進石林裡……阿富汗的山到處都是幾米甚至十幾米高的石頭,所以掩藏起來一點也不困難,這也是阿富汗山區適合打游擊的原因之一。

蘇軍的衝鋒就在我軍的這種戰術下打得苦不堪言……他們的火力是猛,但卻總是砸不到正確的地方,就有點像是用拳頭打蚊子……力道是大,但就是打不著蚊子!

對於那些不斷的在“側面”和“背面”進行騷擾的游擊隊……他們不追吧,這一路上不僅要戰戰兢兢的感覺各個方向都有敵人,一旦被游擊隊給偷襲成功了還要遭受相當慘重的傷亡……這些可是“側射火力”和“倒打火力”,蘇軍不是側面對著機槍就是背面對著機槍……那“嘩嘩譁”的一陣亂掃少說也有十幾個人倒在血泊之中……蘇軍在一個高地上發起的一次衝鋒也只有一個連隊……哪經得起這樣的幾次掃射!

可這要是追吧……先不說分散了自己的兵力,這裡可是游擊隊的地盤啊……追著那些游擊隊在石林裡左拐右拐的,沒兩下就迷路了……到時只怕連死都不知道怎麼死的。

這時蘇聯軍隊才想起了阿富汗政府軍的好處……要是他們在的話,至少也可以彌補一些自己的不足。但現在才後悔只怕也已經太遲了!

另一方面……每一個山口的防禦還與迫擊炮陣地相結合。

山口的地理位置十分特殊,大多都位於山谷的中間線部位……就像之前所說的,山谷的平均寬度為兩公里……那麼在中間線上也就是與兩側的山區大慨只有一公里。

於是迫擊炮就很有用了……60炮、82炮的射程大慨是3公里,100迫擊炮的射程是5公里……我們就以山口為圓心以迫擊炮的射程為半徑劃上幾個圓,在這小圓內分散的構築輕型迫擊炮陣地,在大圓內構築重型迫擊炮陣地……

這其中值得一提的是重型迫擊炮……因為其射程遠所以可以構築的範圍也成級數的增大……大圓外圈的面積會比小圓的面積大得多。所以重型迫擊炮陣地的分佈範圍可以很廣。

但這只是一個方面,更重要的還是以兩個山口為圓心劃的大圓還有相交的區域……簡單的說,就是一個重型迫擊炮陣地可以同時為兩個山口提供火力掩護……這些區域就是我們的重中之重了,不僅為這些迫炮陣地配備了大量的彈藥,還為其它安排了我軍迫炮連的戰士負責操炮。

這也是我在戰前會特地向拉納少校提出要求要100mm的迫擊炮的原因。(未完待續。。)

正文 第 530 章 迫炮陣地

當然,我們所構築的迫擊炮陣地絕不會像野戰工事那樣只是挖個圓坑也就差不多了。

因為考慮到蘇軍直升機很有可能會壓制這些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