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要車運炮彈。
原本後勤指揮還以為這車也許很難要,畢竟這可不是開玩笑的,這炮彈可是要往前線運,動不動就會讓越鬼子炮彈攔截車毀人亡。
所以他們只是抱著能要多少是多少的態度,但是沒想到當地政fu一聽說這種情況,二話沒說就進行全民大動員……一方面用廣播、電話下令調動機關、事業、企業單位一切可以用來裝運炮彈的車輛,一方面各級幹部全數出動,滿城、滿街、滿村的四處尋找車輛。最後乾脆就把路給封了,只要是在路上跑可以運炮彈的,無一例外都被攔下要求運炮彈。
話說這時代百姓的自覺‘性’那也是沒話說。一聽說是給部隊運炮彈支援前線打仗,全都毫不猶豫的開著車奔向了軍火倉庫。
這其中就會有一個問題,這些車有許多都是滿載著貨物的。而且有些還價值不菲。比如有輛車拉運的價值三、四萬元的‘藥’材“三七”,這在萬元戶還是稀有動物的時代無疑是一筆不小的財富了,但是其主人沒有絲毫把‘藥’材全卸到了地上開車就走。
還有運香菸的、運鋼筋的、運生豬的……這時軍民之間的魚水之情就體現出來了,基本沒有人會要求什麼或是談賠償,個個都是抱著“時間就是生命”的態度就地卸貨馬上投入運輸行列。
不過我想,這也有一部份是因為越南邊民同樣痛恨越鬼子的原因,就像之前說的,越軍對我邊境‘騷’擾不斷,使邊民長期以來生命和財產都遭受了嚴重的損失。而咱們解放軍是打越鬼子的。那不幫解放軍又能幫誰?!
這麼一來運輸能力的確是加強了,但在組織運輸上卻出現了很大的困難。
這一方面是由於我軍炮兵陣地不確定。而且這些炮兵陣地位置還屬機密,路上做的記號和路標也都是用暗號。普通百姓看不懂。
另一方面則是因為火炮有不同口徑的,於是需要的炮彈也要不同型號的,比如榴彈炮還有與的,百姓對這些根本就沒有慨念。
於是運錯炮彈、走錯路的事情在這過程中層次不窮。
對此,就連後勤部隊都沒有辦法。
原因是這些百姓和用來運輸的車輛全都是自發的,根本就不知道什麼時候哪輛車會突然就往榴彈炮陣地運了滿滿一車的火箭炮炮彈,所以就是想組織也沒法組織。
不過好在百姓們也不笨,運錯一次、兩次後,就不可能會再運錯第三次了。甚至還有些百姓在吃過一次運錯炮彈的虧後,就自發的承擔起了組織任務,也就是為其後來人指引道路,於是這種運輸漸漸的也就走上了正軌。
更讓我們這些兵感動的是……後勤部隊原本只是要求這些民間車輛將炮彈運送到二線後的一個集結點,然後再由後勤部隊轉送到各個炮兵陣地。
之所以這麼做有兩個理由:
一是可以避免運錯炮彈的問題,炮彈在集結點時會經過仔細的分類然後再運往前線。
二是可以減少百姓的危險……要知道這可是運炮彈上前線,誰也不知道越鬼子的炮彈會在什麼時候打過來。
但是百姓在得知這些原因後,不約而同的認為這會在很大程度上降低運輸效率……炮彈要在集結點卸下來,然後再裝到軍車上去,這一裝一卸不知道會‘浪’費多少時間,完全就是脫‘褲’子放屁。
所以,百姓完全不聽後勤部隊的指揮,拉著炮彈開著車就走,也正因為這樣才會有接下來的‘混’‘亂’場面。
但就是在這樣的情況下,一個奇蹟卻出現了。
雖然整個場面‘亂’得一塌糊塗,但自始自終也沒有出現超過5分鐘的‘交’通堵塞,也沒有出現過一起車禍。
更有甚者,司機們不管來回跑了多少趟,在前線呆了多久,也從來沒有人吃過一口軍糧,也只有極少數車輛在猛然發覺汽油不夠沒法回頭的情況下才加了少許軍用汽油。在基本沒有軍人跟車、也極少有軍人帶隊的情況下,運送的數萬發炮彈竟然一發未少。
在聽到這個情況的時候,我都不知道這是因為運氣還是什麼了。
但是我想,這麼多車輛運送了那麼多的炮彈,而且歷時長達十二小時一直到深夜還是能做到這樣,那就不是“運氣”能說得通的了。
如果真要解釋的話,我想這應該就是那種全民一心高度自覺‘性’的結果。
當然,這時的我並不知道這些情況,我腦袋裡考慮的就是:越軍炮兵已經上來了,而我們炮彈還沒補充夠……這仗要怎麼打?!
想了想,我就給黃建福打了個電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