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段公,若是不願辭官的話,那麼最好的辦法就是辭去司隸校尉一職!這個位置,乃是宦官與士人爭奪的重點,曹節、王甫等人是不可能將此位置交到他們不信任的人手中的。”
司隸校尉的權利太大了,尤其是其具有監督和彈劾百官的權利,這一點對於朝爭來說極為重要。
段熲如今之所以能擔任此官職,那是因為他依附王甫、曹節,受到宦官的支援,否則士人一方早就將他拉下馬了,哪裡能輪得到他來擔任這個官職。
“段公既然決定了要疏遠宦官,那就不能繼續猶豫不決。依靠宦官的支援得來的官職,終究是難以持久。且此次雖然以聯姻的手段暫時穩住了王甫等人,但依舊難以完全打消他們的懷疑。”
“與其留在這個位置上受到各方人的窺視,還不如主動避讓,反而能夠保全自身,段公以為然否?”賈詡耐心勸說著。
辭去司隸校尉一職,這個辦法雖然同樣讓段熲有些遲疑,但他終究還是保持著理智,知道賈詡所言句句在理。
既然已經決定要在宦官與士人之間保持平衡,不能輕易得罪任何一方,那麼司隸校尉這種重要職位就不能待下去了,否則在兩方人的『逼』迫下,他最終還是不可避免的要得罪其中一方。
“罷了,老夫擔任司隸校尉也有多年,想必就算老夫繼續依附王甫等人,這官職也要進行調整了,既然如此,那就由老夫主動吧。”
……
雖然知道自己拜師蔡邕的舉動會給段家帶來一些麻煩,但段增對此卻不感到後悔。
畢竟相對於那些麻煩來說,拜師帶來的好處卻更加顯而易見。
於公來說,段家原本就打算交好士人,修復與士人的關係,而拜師蔡邕雖然步子邁得大了點,但效果卻極為不錯。
而於私來說的話,好處就更多了。
以蔡邕在士人中的影響力,段增在短短時間內就在洛陽城中出了名,許多人衝著蔡邕的名號開始與他交往,這對他融入到士人之中有著極大好處。
要知道以段家在涼州的影響力,將來段增若是要自立一方的話,必然是以西涼軍作為根本,而西涼軍的戰鬥力那是無須質疑的,不管是在董卓麾下,還是在後來馬超的麾下,都有些不俗的表現。
但以西涼軍為根基的勢力也有一個極大的劣勢,那就是難以得到士人的效忠。
從最早的董卓,到接下來的李傕、郭祀,再到後來的馬騰、韓遂、馬超等,他們的武力都很強大,卻沒有足夠的人才來治理地方,結果他們強大的軍隊就成了無根之木,終究會有倒塌的一日。
段增既然想要自立一方,自然從現在開始就要做準備,不求能與多少士人打好關係,至少也要得到士人的認可。
只要得到了士人的認可,將來在招募士人時就會容易許多。
所以,相比這些好處,拜師帶來的麻煩就顯得有些微不足道了。
更何況,段增也相信以賈詡的智謀,這點麻煩還是難不倒他的。
唯一讓段增感到有些愧疚的就是段坤,若不是他突然的拜師之舉,段家也不至於需要讓段坤去與宦官聯姻。
……
這天,段增在曹安等侍衛的陪同下前往蔡府。
這些天他經常來蔡府,蔡家的下人們早就對他很熟悉了,所以也不通報就讓他進了府。
走進蔡府後,剛剛來到後院,段增就見到蔡邕正拿著一本《論語》在那裡輕聲朗讀著,而在他不遠處,此時正有一個年約兩三歲的小女孩,正在那裡睜著一雙明亮大眼睛認真的聽著。
這小女孩身著青黃『色』長裙,頭上紮了個倭馬髻,一張小巧的臉蛋上面還有兩個小酒窩,顯得十分可愛。
“咦,這應該就是老師的女兒蔡文姬了吧?”段增心中一動,頓時反應過來。
不過“文姬”乃是為了避諱司馬昭才改的,她原本應該叫“昭姬”才對。
“嗯,還是不對,這小姑娘現在才兩三歲,不可能這麼早就有表字,所以叫她蔡琰更加準確。”
他連忙走上前去對蔡邕行禮道:“弟子段增見過老師。”
“嗯,增兒來了。”蔡邕聞言放下手中書本,接著又指了指段增對蔡琰說道:“琰兒,這是你師兄段增,快見過師兄。”
那小女兒連忙站起身來,用水汪汪的大眼睛仔細打量了段增一眼,這才怯生生對段增屈身行了一禮道:“見過師兄!”
“小師妹,你好。”回想起歷史上這位才女的不幸遭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