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八十五章 嘆息

蔡邕聞言,頓時皺了皺眉:“增兒,你這是何意?”

“學生的意思是,老師勸諫天子是應當的,不過有些時候也要量力而行,若是明知不可為,那就不要為之,否則非但不能讓天子接受勸諫,反而可能為『奸』人所害。”段增小聲組織語言,耐心勸說道。

蔡邕佛袖不悅道:“你這是讓老師明知天子有錯,卻為了保全自身所以視而不見嗎?這與朝中那些庸臣所為又有什麼區別?”

“老師,學生並不是勸您完全視而不見,而是要量力而行。比如孟德兄長,雖然任俠尚氣,但他行事卻很有章法,若是遇見不平之事,他絕對會量力而行,如此既能保全自身,又能在能力範圍內做一些有益於國家的事情,豈不更好?”

在段增看來,那些真正有大成就的人,基本上都處事圓滑。

比如曹『操』,他也曾經擔任過議郎,並且上書天子請求革除弊政,但見到天子不聽後,他就不再上書了。

所以曹『操』才能在激烈的權利鬥爭中堅持下來,而『性』格更加耿直的蔡邕卻因為得罪人太多,最終不得不流亡外地十二年。

聽了段增之言後,蔡邕臉上『露』出沉思之『色』。

段增不知道的是,就在前不久,蔡邕就曾上書天子密言七事,就朝中的大有弊端的七件大事對天子進諫。

這件事他做得極為隱秘,除了天子外誰都不知情,而天子見了他的奏疏後,雖然讚譽有加,卻並未聽從。

蔡邕冒了很大風險上書進諫,最終的結果卻是如此,說不失望那是不可能的。

然而眼見著朝廷傾頹,國勢日衰,以蔡邕的愛國情『操』,又怎能坐視不理呢?

所以僅僅過了片刻後,他便搖頭道:“明知有問題卻不向天子指出,這豈是忠臣所為?且為師身為議郎,向天子進諫此乃職責所在,若是連為師都有所保留,那還能指望誰呢?我大漢朝廷又還有什麼希望呢?”

“老師,這不……”段增有些激動起來,還想繼續勸說,然而蔡邕卻揮手打斷他道:“好了,你的好意為師已經知道了,你放心,為師今後會注意一點的。”

話雖如此,但段增卻知道他並沒有聽進去。

想到蔡邕今後將要面臨的重大挫折,段增心中焦慮不安,卻又不知該如何勸說。

過了許久也只能在心中安慰自己道:“如今朝廷的局勢與原本已經有了一些不同,或許老師的命運也會發生改變呢?罷了,如今我也只能走一步算一步了。”

……

段增離開之後,蔡邕忽然開口道:“橋公,你看我這弟子的品『性』如何?”

他這話說得沒頭沒腦的,不過書房裡的屏風後面卻忽然轉出一個白髮蒼蒼的老者來,正是光祿大夫橋玄。

“很不錯的一個少年郎!”橋玄脫口讚道:“我大漢如今國勢衰微,天下大『亂』就在眼前,此人將來或許能安之?”

蔡邕聽了頓時驚訝道:“橋公對他居然如此看好嗎?我記得你之前也只這般稱讚過曹孟德吧,便是對那盛名在外的袁本初,橋公你對他都沒有多少稱讚之言?”

也怪不得他如此驚訝,這橋玄乃當世名臣,其人『性』格剛強,不阿權貴,待人謙儉,儘管屢歷高官,但不因為自己處在高位而有所私請,受到當世人的敬重。

蔡邕當初也是受橋玄的舉薦才入仕為官的,所以橋玄對他來說有知遇之恩。

他深知橋玄這人的『性』格,尋常之人根本難以入他的眼,只有真正被他看重的人,才有可能得到他的稱讚。

橋玄不慌不忙的坐下來,端起茶壺就給自己倒了一杯茶。

“那袁本初,雖然有盛名在外,為世人所稱道,不過他的名聲更多的只是依靠家世所帶來的虛名罷了。若是沒有顯赫家世的話,此人也不過比尋常人強上那麼一點。”

“那麼曹孟德和我這弟子段增呢?橋公為何又如此稱讚他們?”蔡邕依舊好奇問道。

“曹孟德和段增二人,家世雖只一般,但胸有良謀,心懷遠大,手段過人,且更重要的一點是,他們都知進退,懂分寸。這樣的人才算得上是真正的賢才,將來才能取得更大的成就!”

見蔡邕臉上『露』出沉思之『色』,橋玄又笑道:“當然了,老夫也只是這麼一說罷了,將來的事情究竟如何,誰又能說得準呢?”

蔡邕聞言點了點頭,不再考慮這件事,轉而問道:“橋公,你覺得我這弟子能不能成功行刺檀石槐?若是他失敗的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