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一百零九章 龐德

“蓋長史過謙了,您能將麾下將士訓練得如此優異,足見您乃是知兵之人。在下年輕識淺,而且以前也沒有統兵打過仗,若是讓在下來指揮,只怕會誤了大事。”段增連忙勸說道。

這時蓋勳也想到了段增的身份問題,他是真心想有個能力足夠的人來接過指揮權,並非是故作姿態。

他手下那些軍官的能力都很平庸,蓋勳並不放心將指揮權交給他們,而他自己又不善領兵;剛才的一番演練,卻讓他看到了段增的能力,所以才有移交指揮權的想法。

他沉聲問道“叔益可是在擔心自己沒有官職在身難以服眾?若是如此,老夫可向朝廷舉薦你出仕,你先在軍中擔任官職,等日後朝廷正式詔令下來了,再做安排,你看如何?”

段增苦笑搖頭道“在下多謝蓋長史好意,不過在下如今為先父守孝三年,如今三年之期未到,所以暫時並無出仕的想法。”

漢朝向來重視孝道,聽說段增還在為父守孝,蓋勳也不好再勉強“罷了,那麼此次出兵,老夫與你一同指揮,有什麼事情,咱們商議著來,你看如何?”

“如此甚善!”段增點頭應允。

蓋勳麾下的那些軍官們聽了臉『色』也好了許多,至少在名義上他們不必聽一個白身的指揮,這樣總算能保留一些面子。

接著,兩人又開始商議起此次出兵該走哪條道路的問題。

從漢陽郡前往位於安定郡的臨涇縣,有兩條路可走,第一條是走隴山道,也就是直接翻越隴山和關山之間的隘口。

這條道路相對比較開闊,是前往安定郡的主幹道,可以通行大股軍隊;其中那個隘口,名為街亭,後世諸葛亮北伐時,馬謖失街亭的戰事便是發生在那裡。

而第二條路則是走陳倉渭水道,從冀縣沿著渭水,過上邽,一直到陳倉,進入關中的右扶風,這樣便可繞過隴山,前往臨涇。

這條道路相對比較狹窄,只適合通行較小規模的軍隊,不過其優點就是,只要成功進入關中地區,那麼之後很長一段路程都是在己方控制的右扶風行軍,不用擔心遭到敵軍進攻。

相比之下若是走隴山道的路,一路上都要透過叛軍掌控的地盤,危險自然要大得多。

考慮到這次的援軍的兵力也就三千人,所以二人最終商議決定,就走陳倉道。

“蓋長史,敵軍定然不會坐視不理我軍出兵救援臨涇,他們必然在路上進行阻截;而我軍既然選擇了走陳倉道,那麼最適合阻截我軍的地方,就位於冀縣到陳倉的這段,所以大軍出發後,咱們就要做好隨時應敵的準備。”

“叔益言之有理,不知可什麼建議能防備敵軍突襲嗎?”蓋勳虛心詢問道。

“在下的建議是多帶一些鐵鍬。”

蓋勳驚訝問道“咱們又不要耕地,帶鐵鍬作甚?”

“敵軍兵多,我軍難保不會陷入圍攻,到時候若是有足夠的鐵鍬的話,咱們就可以迅速挖掘壕溝,修築營壘,如此即便面對敵軍的優勢兵力,也可以做到進可攻,退可守。”

“原來如此!”蓋勳恍然大悟。

漢朝軍隊因為騎兵眾多的緣故,所以其戰術思想更多的是以機動作戰為主,對於修築野戰防禦工事的重視程度還不夠高,尤其是西涼的軍隊,更是擅長機動野戰,而對修築防禦工事等沒啥興趣。

而段增在趕來漢陽郡的路上,便仔細考慮過如何應對來去如風、且兵力還佔據優勢的敵軍的問題,而他最終想出的辦法就是行軍時多派出斥候,停駐休息時多修築營壘,寧可行軍速度慢一點,也要確保安全。

當然,他這個想法畢竟還只是紙上談兵,到底管不管用,現在還無法知道,一切都有待實戰的檢驗。

不過此時在蓋勳面前,他還是要保持信心十足的模樣才行。

接下來,段增又和蓋勳商議了許久,之後便向他告辭,打算去冀城見一見夏銘。

他將其餘騎兵都留在軍營裡,只帶著典韋一人便離開了。

如今的典韋身材比以前更加壯碩,相貌十分魁梧,雙臂的力量更是大得驚人;更重要的是,他的武藝也完全成熟了,或許還未達到巔峰期,不過也差不了多少了。

再加上段增本人的武藝在這幾年裡也有很大進步,多年習練的擬熊拳如今也開始顯現效果,讓他有遠超常人的力量。

所以他如今不需要像以前那樣,不管走到哪都帶著大群侍衛,如今的他只需要帶典韋一人就足夠了。

在冀縣的街道上隨意轉了轉,找了幾個人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