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涼的雨,不斷的向大地傾瀉,到黃昏時才停下來。
空氣十分清新,帶著一絲土壤的氣息。
段增的心情卻是無比『迷』茫。
就在三天前,他還坐在自家陽臺上,與幾個朋友一起喝酒聊天。
幾杯白酒下肚後,有些暈頭暈腦的他大著舌頭吹牛道:“如果哪天我穿越到了古代,要是天下太平,那我就做個大將軍,帶兵揚威異域;要是天下大『亂』,那我就要起兵平定天下,開創一個全新的朝代。”
然後下一刻,一道閃電突然擊中了他,隨即他便穿越了,他的靈魂來到了一千八百年前的漢靈帝時代,漢末『亂』世即將來臨之前。
不僅如此,他還發現自己重新變成了一個十一二歲的少年;更重要的是,這個少年的老爹居然便是東漢名將段熲。
提起段熲,一般人可能沒聽過他的名字,不過段增在穿越前有個愛好便是歷史,恰好便對段熲有所瞭解。
這位段名將出身涼州武威郡,他最大的成就,便是平定涼州的羌人作『亂』。
這個時代的羌人乃是東漢王朝的心腹大患,就好比西漢時期的匈奴一般。
自東漢建立之後,羌人引發的戰『亂』始終沒有停止過,朝廷不管是派重兵前去清剿,還是派大臣前去招撫,卻始終沒有太大成效,反而損耗了太多的國力。
幾年前,段熲領兵出征,與羌人展開多番血戰,最終平定西羌,並一舉擊滅東羌,可謂戰功赫赫,名震西涼。
後世唐朝追封古代名將六十四人,併為他們設廟享奠,這其中就包括了段熲。
之後宋朝依照唐代慣例,為古代名將設廟,上榜的七十二位名將中同樣包括段熲。
此外,在北宋年間成書的《十七史百將傳》及明代成書的《廣名將傳》中,段熲亦位列其中。
總之,單從戰績來看的話,段熲百戰百勝,足以與古之名將並駕齊驅。
可惜這位段名將在後世卻沒啥名氣,便是在這個時代的名聲也是譭譽參半,究其原因嘛,卻是因為他殺戮過重,乃是有名的屠夫。
這個時期在平定羌『亂』的過程中,先後出現了三位名將,分別是皇甫規、張奐和段熲,因為他們的字裡都有一個“明”字,所以被統稱為“涼州三明”。
這其中,張奐和皇甫規二人都主張對羌人進行招撫。
然而段熲卻激烈反對招撫,他認為羌人作『亂』多年,叛服不定;若是朝廷大軍徵繳,勢大難敵,他們便會向朝廷投降;等朝廷大軍離開後,他們又會起兵造反。
所以段熲覺得招撫並無意義,最好的辦法就是將羌人殺光。
是的,按照他的說法,只要將羌人殺光了,自然就萬事大吉了;所以在平定羌『亂』的過程中,段熲率領的軍隊一路殺戮無算,只要是造反的羌人部落,不管是選擇頑抗到底,還是選擇投降,他都只有一個對策,那就是殺。
而最終的結果嘛,西羌的叛『亂』遭到沉重打擊,之後安穩了十多年,直到黃巾之『亂』後才重新冒頭;至於之前對朝廷危害更大的東羌,乾脆就被段熲給徹底滅族了。
這樣極端的做法自然不為士人所容,名聲也就好不到哪裡去。
當然,若只是名聲差點倒也沒什麼,畢竟段熲的戰功擺在那裡,有這樣一位老爹罩著,段增安心做他的將二代,過他的滋潤小日子倒也愜意。
但問題是,據他所知,這位段老爹最後的下場卻不怎麼好,而其中的原因則是因為他依附於權閹王甫、曹節等人。
在後世,因為演義的緣故,以張讓、趙忠為首的十常侍可謂臭名昭著;不過在現在這個時候,宦官集團的頭領人物乃是王甫、曹節二人。
這兩人『操』縱朝政多年,甚至連當今天子劉宏都是他們扶立的。
段熲在屠滅東羌後,被朝廷徵召入朝為官,為了保住富貴,他選擇了依附於權傾朝野的王甫。
結果雖然短時間內保住了自己的富貴,但最終,段熲卻受到王甫的牽累而被下獄,最終『自殺』於獄中,連家小也受到牽連,被髮配到邊疆去。
“一代名將沒有死在戰場上,最終卻死在牢獄之中,實在令人扼腕嘆息啊。”
此時,段增站在屋簷下,像個小大人一般,雙手揹負在身後。
一旁,十幾個下人正小心伺候著,隨時準備聽候差遣。
此外,還有六個侍衛肅立在旁,各個身材高大,面『色』堅韌,腰間配著一把環首刀;從他們身上散發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