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家乃是陳留郡的大族,家中產業眾多,又有多人出仕為官,算得上豪富之家,不過蔡邕生『性』不喜奢華,他的府宅裝飾得極為簡潔,卻又給人一種賞心悅目的感覺。
跟在門房後面行走了一會兒後,段增來到蔡家的客廳前,此時那裡已經有兩個中年人端坐著,用一種審視的目光向他看來;而段增的書帖則被其中一人拿手裡。
這兩人都有一種相同的儒雅氣質,再加上他們的年齡也相識,所以段增分辨不出這兩人到底哪個是蔡邕,乾脆上前長揖道:“末學後進學生段增見過二位先生!”
“原來是段家的小公子來訪,老夫蔡邕,這位是我好友翁叔。”蔡邕率先開口介紹道。
“翁叔?”段增神情一動,頓時反應過來另一人的身份。
這一年多時間,段增不僅跟著蘇昭學到了許多知識,同時對於當今世上一些較有名氣的人物也有了一些瞭解。
當聽到“翁叔”這個名號,再結合蔡邕好友的身份,段增便反應過來這人乃是曾與蔡邕等人一同在東觀編撰過《五經》的光祿大夫馬日磾。
“見過伯喈先生,見過翁叔先生!”段增再一次長揖行禮。
“嗯,段小友多禮了,請坐!”蔡邕笑著點了點頭。
“多謝伯喈先生。”段增肅然一禮,這才在末位客席上坐下;有蔡府的下人給他端上熱茶,段增微微欠身,道了一聲“多謝”。
這時,蔡邕有些迫不及待的詢問道:“段小友,你那字帖老夫看過了,不知究竟是何人所書?”
剛才在等待段增進來的過程中,蔡邕忍不住將那書帖再次欣賞了一遍,而對其的喜愛又更近了一步,所以他越發急切的想要知道這書帖到底是何人所書寫的。
一旁馬日磾同樣目光灼灼看向段增,想要儘快知道答案。
段增見了他們的神情,頓時暗笑一聲,知道自己的書法果然引起了他們的矚目。
他儘量用平靜的聲音答道:“實不相瞞,這份書帖正是小子書寫的。”
“你?不可能!”蔡邕二人大吃一驚,隨即臉上『露』出不信的神『色』。
段增也知道他們為何會懷疑,畢竟就算是在後世書法鼎盛的時代,想要有他這樣的書法造詣,也必須有很多年的苦工才行。
更不用說在蔡邕二人看來,段增這份字帖完全稱得上具有開創『性』意義,若是沒有深厚的書法底蘊,不可能“創造”出這麼絕妙的書法來。
而段增現在有多大?最多不會超過十二歲,就算他從娘肚子裡就開始練習書法,也不過十二年,怎麼可能有這等書法造詣呢?
段增也不解釋,而是直接道:“二位先生既然不信,小子願意當場書寫給二位先生看。”
蔡邕聽了與馬日磾對視一眼,隨即緩緩點頭道:“好,那就讓老夫來欣賞一下如此絕妙書帖是怎樣寫出來的吧!”
說著,他命下人端上筆墨紙硯,請段增當場書寫。
之前給蔡邕看的那份字帖,其內容乃是《論語》中的語句,這也是段增穿越到這個時代後練習得最多的幾句話,所以此時他同樣選了那幾句話。
在道了一聲“獻醜了”後,段增提起筆開始快速書寫,每一次落筆都不假思索,彷如流水一般緩緩淌出。
蔡邕、馬日磾二人都忍不住站起身,走到近前來觀看他書寫。
看了一陣後,二人便確認無疑,那書帖的確是眼前這個段家小公子所寫,這讓二人眼神中都流『露』出驚駭之『色』。
“若非親眼所見,又有誰敢相信那份字帖居然會出自一個十二歲孩子之手?難道說此人對書法的悟『性』極高,以至於小小年紀就有如此高的造詣嗎?這得有多高的悟『性』才有行?”
且不提蔡邕和馬日磾心中的驚訝,段增依舊沉浸在書法的世界裡,他一筆一劃快速書寫著,甚至都忘了自己原本的目的。
等書寫完後抬頭一看,只見蔡邕和馬日磾二人都以一種“看怪物”的眼神盯著他,頓時嚇了一跳。
“二位先生,小子已經寫完了。”
蔡邕二人這才驚醒過來,連忙道:“嗯,段小友果非常人,剛才卻是我二人小覷了你。”
“不敢,還請伯喈先生點評一二。”段增連忙躬身請教。
蔡邕沉『吟』了片刻,這才開口道:“你的書法造詣已經到了一個很高的地步,而且你的這種字型可謂獨樹一幟,書寫時如行雲流水,飄逸出塵,老夫也自愧不如!不過……”
聽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