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怕……”
當初何進派人徵召段增的時候,正是黃巾初起的時候,那時朝廷局勢危急,為了儘量招攬賢才,在給官職時也比較寬鬆。
不過如今黃巾之『亂』已經基本平息,朝廷中已經有人在諫言說,如今朝中冗官太多,那些以軍功擔任官職的人,應該進行精選淘汰才行。
比如劉備就是在這種朝議下被罷免官職的。
對那些靠軍功任職的人都是如此,更何況對段增這個並無官職之人,所以如今要給段增官職,可就沒有以前那麼寬鬆了。
袁紹笑道:“這有何妨,朝廷的那些諫言,無非是擔心那些無德之輩趁機混入官場,所以才要進行精選淘汰。但段叔益卻不同,此人的才華如何,大家都有耳聞;至於他的品德嘛,身為伯喈先生的弟子,想來品德也是上上之選。再加上他立下的功勞,給他一個都尉,又有誰敢質疑?”
袁紹原本就想與段增交好,此時自然樂得賣他個人情。
周敦等人也都連連點頭道:“不錯不錯,以段叔益的才能品德,再加上他剛剛立下的功勞,讓他擔任個都尉並不為過!”
何進聞言笑道:“如此說來,諸位都同意給他個都尉了?那等某親自入宮向陛下稟明此事後,便派人去傳信!”
……
皇宮之內,此時天子劉宏正在看宮女歌舞作樂,忽然聽聞大將軍何進求見,頓時皺眉。
“這個何進,怎麼此時來求見?不知道朕每天這個時候都不想見外臣嗎?”
“那陛下,大將軍那邊怎麼回覆?要不就讓他等會再來吧?”小黃門蹇碩小心問道。
“不,讓他進來吧,或許他此時有什麼重要事情呢!”劉宏搖頭道。
一會兒,何進進來,對劉宏行禮後,笑著稟報:“啟稟陛下,臣剛剛收到一份捷報,是從涼州那邊傳來的!”
“涼州捷報?”劉宏聞言頓時一喜。
不管他有多麼的貪圖享樂,但對於漢家江山他還是十分在意的。
如今朝中有不少大臣都主張應該放棄涼州,這些人覺得涼州就是一個大坑,從一百多年前起,接連不斷的槍戰就耗費了朝廷太多太多的精力。
無數的錢財被投入到這場看不到盡頭的戰爭中,最終除了損兵折將以外,涼州似乎並沒有給朝廷帶來什麼好處。
所以也怪不得朝中那些大臣會有那麼多人支援放棄涼州。
不過,這些傢伙難道就忘了,涼州乃是漢人祖輩花了幾百年時間才開拓出來的地盤嗎?祖上留下來的家業,他們這些做子孫的豈能輕易就放棄了?
所以即便朝廷面臨的局勢如此艱難,但劉宏心中卻沒有半點放棄涼州的想法,只想著等中原局勢平定下來後,便派遣精兵出征涼州。
此時終於聽說涼州有捷報傳來,劉宏頓時大喜過望,連剛才的那點不快也立即拋之腦後了。
“快,快將捷報給朕瞧瞧!”劉宏連忙說道。
讓蹇碩從何進那裡將捷報傳過來,仔細看過之後,劉宏大喜道:“果然是一場大捷,以三千兵力,大敗一萬二千叛軍,此等功勞,必須得重賞才行!”
“陛下所言甚是,參與此戰的有功之人,的確要給予重賞,尤其是捷報中提到的段增,臣以為此人當初獻計行刺檀石槐,便是大功一件;這次又立下如此功勞,再加上他乃是故太尉段熲之子,臣以為對此人更應該重賞才行。”
“段增?”劉宏聽到這個名字,頓時心中一動,腦海中回憶起一個十五六歲的少年來。
他記得當初段增成功行刺檀石槐歸來,他問對方需要什麼賞賜時,段增請求等到他正式出仕時再兌現,如今轉眼就是五六年時間過去了。
“不錯,朕差點都忘記此人了。這段增的確是難得的賢才,昔日年少時就立下大功,朕一直期待他能立下更多功勞,只是可惜他那時年齡太小,所以沒有出仕。”
說到這裡,劉宏有些責備的看向何進道:“大將軍身為外臣之首,舉薦賢才原本也是你的職責,為何對此人卻一直沒有舉薦?”
何進心中暗自嘀咕:“你問我為何沒有舉薦,那你自己還不是忘了此人,等到我提起才想起來。”
當然,這話他是不敢對劉宏直說的,只能在心中嘀咕兩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