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二百七十三章

,他覺得歷代帝王中或許很多人對此也不怎麼相信,不過即便如此,歷代帝王在登基之前或多或少都會整一些祥瑞出來,這是為何?

說到底還是為了表明自己這個天子的與眾不同,乃是天命所歸罷了。

否則你身為天子卻與其他人一般無二,又如何體現出你才是真命天子呢?

所以歷朝歷代的祥瑞才會那麼多,大家才會樂此不疲。

如今輪到楊渥了,雖說以楊渥如今的威望,即便不用祥瑞他也能坐穩天子之位,任何人都動搖不得;不過若是真有祥瑞的話,他也不會去拒絕。

這或許也是為了維護皇帝這個特殊“職業”共同的威嚴吧。

所以在反應過來之後,他當即笑著問道:“不知那神龜背上刻的是什麼字?”

“回稟父王,那神龜背上所刻的乃是八個古篆字型。”說到這,楊煜滿臉興奮,他停了停,這才繼續說道。

“李氏當亡,楊氏當興!”

這八個字剛從楊煜口中一說出來,眾人在心中就不由得拍案叫好,便是楊炅對想出這八字讖語的人也深感佩服。

李氏當亡,楊氏當興,這裡的李氏當然便是指的唐朝,楊氏指的就是如今的吳國。

所以這句話的意思很好理解,無非就是指的大唐已經滅亡,如今楊氏吳國理當繼承天命,開創新的王朝。

但要僅此的話,這八個字還只一般,但別忘了,如今晉國同樣是姓李的!

所以這句話的另一個意思就是說,晉國將會滅亡,吳國將會興盛!

僅僅八個字的讖語卻將吳國如今面臨的最大的兩件事給囊括進去了,不得不說想出此讖語的人的確費了心思。

而若是進一步去想的話,唐朝的都城就在長安,如今在渭河中卻出現一隻背上刻著讖語的千年神龜,這就更讓人產生遐想了。

所以眾臣反應過來後,當即便大聲呼道:“李氏當亡,楊氏當興!”

而身為首輔大學士的陳彥謙則與其他幾位大學士相互看了一眼,隨即一起站出來,大聲道:“大王平定偽梁,為大唐報了亡國之仇;如今又大破晉軍,聲威震動天下,合當登基稱帝,以繼天下正統!”

他們這些大學士雖無宰相之名,卻有宰相之實,所以這勸進的話由他們來牽頭乃是最合適的。

接著,太子楊炅和海陵王楊隆演、二王子楊琰、三王子楊煜等宗室,也都拜倒大呼:“請大王登基稱帝,以繼天下正統。”

最後是其他大臣,都拜倒大呼:“請大王登基稱帝,以繼天下正統。”

楊渥見了心中極為滿意,臉上卻是不動聲『色』。

他淡淡的道:“諸位愛卿且先起來。這讖語之事是否屬實,還有待考證,此時說來似乎為時過早了。而且即便讖語是真的,那也未必就說明天命在孤。”

說到這,他長長嘆息一聲,道:“昔日太祖武王自廬州起兵,四處征戰近二十年,方有淮南一隅之地,所為的無非是恢復大唐數百年的基業。孤身為長子,繼承了太祖的事業,二十年來厲兵秣馬,不敢有絲毫懈怠。”

“如今孤不過是勉強除掉了偽梁,為大唐報了亡國之仇,但恢復大唐基業的事情卻尚未做到,如此又怎敢妄窺至尊之位呢?所以諸位今日之言,請恕孤不能答應。”

眾臣聽了不由得暗自翻了個白眼,朱溫篡唐至今都已經有十多年時間了,這期間也不見你再立一個李氏皇帝。

而滅掉後梁到現在同樣有一年時間,若是真打算恢復唐朝的話,怎麼不見你付諸行動呢?

至於說查證讖語是否屬實,這一點也如同廢話,試想在這登基稱帝的緊要關頭,就算明知道讖語有假,又有誰敢站出來指責呢?若真有那樣的人,只怕到時候楊渥第一個就饒不了他。

當然,心中雖然腹誹不已,但眾臣也知道這時必要的,自古登基稱帝之人都要經過三請之後才會接受,如今才是一請,楊渥當然要拒絕了。

所以在場眾臣一個個都苦苦勸說,各種話都說盡了,但楊渥卻始終不肯鬆口,最終只能作罷。

而陳彥謙等人也在心中仔細思考起來,這登基稱帝的大禮到底應該如何走,才能既合乎禮儀,同時又能彰顯出楊渥的眾望所歸。

拒絕了眾臣的請求後,楊渥笑道:“這城外寒風凜冽,非談話的好地方,咱們還是先進城吧!”

太子楊炅當即站出來道:“啟稟父王,這次父王回洛陽,一路上車馬勞頓,所以兒臣私自做主,將宮裡的御輦帶來了,請父王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