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各地的番商前來貿易,若是能夠在那裡設立市舶司,然後大力發展海貿易,光是從抽取的關稅足以讓國家富足起來。
看到這裡,楊渥便滿意的笑了起來。
在泉州開設市舶司的計劃,如今還沒有正式施行,現在知道的人也不多,只有少數幾個重臣才知道。
若是這個蔣延徽能夠自己看到這一點,那麼此人的眼光足夠讓楊渥刮目相看了。
不過更讓楊渥感到驚訝的是,蔣延徽不僅提出了要大力發展海貿易,更是提出了要由國家出面組建商船隊來進行貿易。
這彷彿國家的鹽、茶等專賣制度一般,由國家來壟斷進行海貿易帶來的利潤,必然能夠迅速解決國家收入不足的問題。
此外,透過私人發展海貿易,不僅發展速度較慢,而且因為海貿易的風險較大,很容易遇到海難,一般家庭都承受不了這麼大的風險,所以只能由國家來主導這一切。
看到這裡之後,楊渥都不得不停下來仔細思考起來。
說實話,對於國家壟斷專賣或者專營這一點,楊渥向來是不怎麼感冒的。
像鹽專賣還好一點,畢竟食鹽這種東西太過重要,乃是與每個百姓息息相關的支援,若是不直接控制在國家手根本難以讓人放心;此外,鹽專賣帶來的巨大收入也是楊渥對其容忍的一大原因。
不過對於茶專賣等相對不那麼重要,卻又極大影響百姓生活的,若不是如今國家財政緊張,楊渥只怕早放開了這些專賣專案。
身為一個後世來人,楊渥從本能有些反感這種由國家控制和主導的經濟活動。
後世的那些國有企業,各種低效和貪腐的情況一直都飽受詬病,給楊渥留下了極為不好的印象。
更何況在這個時代,在缺乏後世的先進管理技術和有效競爭的情況下,這種由國家來主導的經濟其效率只有更低,而且更容易滋生腐敗。
當初整頓鹽業時,楊渥對其的各種貪腐和低效感到震驚,雖然後來經過大力整頓之後情況有所改善,但楊渥知道,要不了多少時間這一切只怕又會恢復原狀了。
所以在楊渥看來,若是沒有必要的話,還是少一些國家壟斷的好。
不過在看來蔣延徽提到的理由後,尤其是看到他提出的私人難以抵抗海運輸的風險問題和發展速度較慢的問題,讓楊渥深思起來。
望著依舊在專心致志的檢查著自己的正式答卷,絲毫沒有受到影響的蔣延徽,楊渥在心想著:“不管如何,憑這條由國家來建立商船隊的主張,可以說明此人是一個不錯的人才,我便是將五妹嫁給他倒也可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