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一百九十三章 兵圍平襄

一旦遭到叛軍突襲,豈不危險?”劉靖站出來問道。

“你說的有道理,所以在圍城期間,各部軍隊都必須嚴加防範,不能給敵軍任何偷襲的機會。本將已經請漢陽傅太守出面,為大軍準備了一萬把鐵鍬。等大軍到達平襄城後,就要開始深溝壁壘,不給敵軍任何偷襲機會。”

“一萬把鐵鍬?”眾將聞言心中一驚。

尤其是顧景等最早跟隨段增的將領,此時更是苦笑一聲,心中想著:“看來大人又要開始挖溝了。”

當初段增剛出仕領兵時,面臨的局勢就是以三千軍隊對抗上萬叛軍,那一次段增採取的辦法就是深溝壁壘,以堅固的營壘來抵消敵軍的兵力優勢。

看來,這一次段增又要故技重施了。

事實上,段增經過這一年多的戰事歷練後,對於行軍打仗已經有了自己的認識,他發現歷史上那些擅長用兵之人,很多都對野外防守工事非常重視。

比如最早時期的白起,他之所以經常打出圍殲戰,不僅在於他用兵靈活,更在於他非常善於構築野戰工事,用野戰工事來分割包圍敵軍。

而段增的父親段熲,當初只以一萬大軍就能縱橫涼州,同樣與他擅長利用野戰工事離不開。

而後世有位書生領兵的典範人物,更是將這一戰術發揮到極點,並且還將其總結為六個字:結硬寨,打呆仗。

段增如今也打算效仿一二,用這一戰術來對付叛軍。

這時,馮芳質疑道:“我軍兵力一共也就三萬人,段中郎卻分出八千人專門負責保障糧道,只留下兩萬二人人來對付敵軍。難道段中郎認為光憑這點兵力就能對付叛軍十餘萬大軍嗎?”

趙融等人也都紛紛附和道:“大人,敵我兵力對比相差太大了,不能再分兵啊!”

段增沉聲道:“諸位無須擔心,第一,大家要明白,叛軍的兵力雖然號稱有十餘萬,但以某觀之,最多不過五六萬人而已。”

“第二,叛軍兵力雖多,但士卒良莠不齊,其中固然有不少精銳之士,但同樣有不少老弱;反觀我軍,兵力雖少,但基本都是精銳士卒,真要打起來,並不會比叛軍遜『色』。”

“第三,此次作戰與上一次不同,上一次我軍倉促行動,以至於被敵軍斷了糧道;而這一次我軍先保證糧道通暢,又將敵軍主力引誘到平襄城來作戰。只要我軍找到敵軍破綻,定能一舉破敵。”

馮芳等人聽了依舊有些不滿意,不過段增畢竟是主將,他們即便不滿,也沒辦法。

這時,有個中年將領站出來道:“敢問段中郎,剛才所說,都是針對韓遂、邊章等人統領的叛軍主力,卻沒有說那些羌人部族。若是羌人部族來襲,我軍又該如何抵擋?”

段增笑道:“諸位難道還沒看出來嗎?如今叛軍的主力,早已經不是羌人了,而是涼州各地的漢人、胡人等。那些羌人部族與韓遂等人並非一條心。我軍若是進攻平襄城,在局勢分明之前,那些羌人大部族定然不會來援。”

接下來,眾將又提了不少問題,段增都耐心的給他們解釋,不過關於離間計的部分,段增卻一直保留著,沒有向眾人明言,畢竟這才是他破敵的關鍵手段,自然要儘可能保密。

最後,段增下令,以龐德率領八千騎兵作為先導,必須以最快速度將平襄城圍困起來,尤其是要保證將三千守軍圍困在城中,以吸引叛軍主力來援。

否則若是讓三千守軍突圍了,平襄城成了一座空城,那麼段增的謀劃可就要落空了。

而龐德也沒有辜負段增的信任,率領騎兵在一天之內就抵達平襄城外。

因為漢軍來得太突然,當時城中守軍一片大『亂』,甚至北面的城門都來不及關閉,漢軍就到了。

若是趁著這個機會攻城的話,說不定龐德直接就能把城池攻下來,但龐德卻忍住了,任由守軍關閉城門,登城防守,只是將各條道路都封鎖起來,防止守軍突圍。

兩天後,段增率領大軍主力從冀縣抵達平襄城,徹底將城池圍困起來。

而他們抵達城外後的第一件事,卻不是修建攻城器械,而是瘋狂的修築營地,挖掘壕溝,加強防守。

……

金城。

漢軍圍困平襄的訊息,很快便傳到了這裡。

收到訊息後,韓遂連忙派人去把北宮伯玉、李文侯、邊章三人請來商議。

“諸位,看來朝廷亡我之心不死啊,上一次五路大軍來襲,被我軍擊敗後,這才過了半年時間,朝廷便再次派遣大軍前來。咱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