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城中百姓一片歡聲笑語。
而這一天,當楊渥在三千羽林軍的護衛下抵達洛陽城外時,整個朝中上下頓時轟動了。
在過去一年多的時間裡,楊渥統領吳軍不僅一舉消滅了後梁,將吳國從偏居南方的國度擴充套件為如今俯視天下的大國,更是一舉大敗晉軍,為將來統一天下奠定基礎。
這樣的赫赫戰功,就算在歷代君王裡面也是少有的,不少人已經在明裡暗裡將楊渥與唐太宗李世民相提並論了,因為他們兩個的相似之處實在是太多了。
二人都不是創業的第一代人,但他們卻都是年紀輕輕便統領大軍征戰四方,在戰場上建立了赫赫功勞,同時在內政方面也大有建樹,可稱得上難得的明君。
甚至若是將來連兩人的廟號都有可能是一樣的——楊行密為太祖,楊渥自然就只能做太宗了。
當然,他們之間也有一個很不一樣的地方,那就是楊渥乃是楊行密的長子,他是以世子的身份名正言順的繼承了其父的基業,而唐太宗李世民在這方面卻留下了手足相殘的惡名。
這一次楊渥回洛陽,城中的百官,上至太子楊炅,下至普通六七品的小官,都來到城外十五里準備迎接楊渥的到來。
此時,身為太子的楊炅就與他的叔叔楊隆演、三弟楊煜等人站在一起耐心等候著。
要說如今的朝局,明眼人都知道楊渥稱帝已經是不久的事情,不過隨著楊渥幾個兒子逐漸長大,儲君之爭漸漸突顯。
最近這一年時間裡,趁著楊渥不在朝中,楊煜著實拉攏了不少朝中的大臣,再加上軍隊將領中原本就有不少人與他交好,所以楊煜的勢力可謂大增。
尤其是最近有一位賢才主動來找他『毛』遂自薦,請求擔任他的幕僚。
這位賢才或許在如今並沒有多大名氣,許多新進入朝為官的人都不認識他,不過若是在吳國為官多年的老臣的話,就一定會認識此人。
這人便是當初的金陵府尹宋齊丘。
在十多年前的吳國朝堂上,宋齊丘曾經深受楊渥的重用,年紀輕輕便官居要職,可惜後來卻因為一些事情惹惱了楊渥,結果被罷官免職,讓其回家修心養『性』,十年之內不得入仕。
而到今年為止,恰好十年時間已經過了。
可惜如今的吳國已經遠不是當年那個只能偏居江南一隅的吳國,現在的吳國朝堂上有著太多的文物賢才,以宋齊丘如今的身份,再想要做到高位卻沒那麼容易了。
不過如今的太子之爭卻讓他看到了一點希望,所以主動去楊煜那裡來了個『毛』遂自薦。
楊煜原本就聽過宋齊丘的名聲,知道這人的確很有才能。
雖說還有些擔心接納此人會不會引得楊渥反感,但仔細思考之後,楊煜最後還是答應下來。
而這位新來的幕僚,給他出的第一個計策就讓他大喜過望,覺得這位幕僚果然是名不虛傳,自己是賺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