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段都尉快隨我去覲見陛下。”
“好,有勞了!”段增當即跟著蹇碩身後前去面見天子劉宏。
穿過重重宮殿後,蹇碩帶著段增來到御書房旁邊的一處偏殿,然後便讓段增在裡面等著,這一等便是一個多時辰。
正當段增以為是不是召見取消了的時候,外頭終於有了動靜,蹇碩小跑著趕過來對他說:“段都尉,快,陛下召見你,就在御書房!”
段增不敢怠慢,連忙隨蹇碩一同來到御書房,剛進去,就發現裡面除了天子劉宏和中常侍張讓、趙忠等人外,並無旁人。
段增連忙上前拜見天子,等見禮過後,便老老實實的束手而立,等待劉宏問話,心中卻在暗自思考著劉宏突然召見他的目的。
不過,出乎他意料的是,劉宏接下來並沒有和他說什麼大事,反而跟他拉起了家常。
“段增,你今年多少歲了?”
“回陛下的話,微臣今年二十一歲。”
“二十一歲?只比朕小了幾歲啊!對了你可娶妻了?”
段增心中奇怪,但還是老老實實答道:“回稟陛下,臣已經定了親,但還未成親?”
劉宏笑道:“不知你定的妻子是哪家的閨女?”
“回陛下,是臣的老師伯喈先生的女兒。”
“蔡邕?”聽到這個名字,劉宏愣了一下,隨即面『色』有些複雜。
曾經他對蔡邕也是極為信任和重用,不過後來卻受陽求、劉合等人的矇蔽,因蔡邕與黨人來往密切的緣故,將其下獄流放至邊塞,後來雖然赦免了,但蔡邕也沒有再回到洛陽。
當初在決意處置蔡邕時,劉宏心中固然是格外氣憤,覺得蔡邕罔顧自己的信任,竟然暗中與黨人往來,所以才會做出極為嚴厲的懲處,若不是愛惜蔡邕的才華,只怕那時已經將蔡邕殺了。
不過蔡邕畢竟是他曾經信重的臣子,所以在後來氣消後,便在中常侍呂強等人的勸諫下赦免了蔡邕。
如今隨著黃巾之『亂』的爆發,連黨錮的禁令都已經取消了,劉宏對蔡邕的氣憤自然也早就消除乾淨了。
他沉默了片刻後,這才問道:“你老師蔡邕如今在何處?”
“回稟陛下,臣的老師這些年一直都在吳郡,除了去年橋太尉過世是曾經回來過一趟外,其他時候沒回來。”
“留在吳地?”劉宏開始還有些疑『惑』,自己不是早就赦免他了嗎?為何還要呆在吳地?不過隨即他便醒悟過來,知道蔡邕這是害怕仇家報復,所以才逃亡在吳地。
蔡邕得罪的那些仇家,真要說起來,還不是為了盡忠國事?尤其金商門的那次事件,更是因為天子本人做事不密,導致蔡邕的密奏洩『露』出去,得罪了一大批人,結果遭到報復,至今都有家難回。
想明白這一點後,劉宏心中頓時有了一絲愧疚之感。
“段增,當年朕處置你老師,也是受了陽求等人的矇蔽,如今朕也知道當年做的有些過了。朕想將你老師再召回朝廷來,你覺得如何?”
“這個……”段增有些遲疑,這些年他與蔡邕也沒有聯絡,他們兩個一個在西北武威,一個在東南吳郡,地方相差太遠。
如今蔡邕到底怎麼想的,段增自己也把不準,但有一點是肯定的,那就是當年之事對蔡邕的影響極大,讓他的思想發生了巨大變化,如今的他比起當年來,已經多了一些明哲保身的想法。
如今朝堂上的局勢與當年相比,除了王甫、曹節兩人被張讓、趙忠取代外,其他方面並沒什麼變化。
在這種時候,蔡邕是不是還願意回到這處泥潭裡來,段增真的說不準。
他試探著道:“既然陛下有意讓老師重新回到朝堂,那為何不派人去見見老師呢?”
劉宏點了點頭,接著問道:“那你覺得派何人去合適?你看蹇碩如何?”
段增聽了心中想到:“看來皇帝對小黃門蹇碩的確是非常的器重啊,怪不得後來在設立西園八校尉時,會讓蹇碩來擔任上軍校尉,位居八校尉之首。”
不過段增可不敢讓蹇碩去見蔡邕,誰不知道蔡邕與宦官一黨的關係向來惡劣,讓蹇碩去吳郡,到底會有什麼後果可就難以預料了。
他連忙勸說道:“陛下,微臣以為,最好還是派個與老師相熟的人去,這樣有些話也好說一些。微臣記得,『射』聲校尉馬日磾馬大人,就與老師相交莫逆,陛下何不派此人呢?”
“馬日磾?那好,便派此人前去吧。”劉宏也沒多想便點頭道。